[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山药组培苗工厂化移栽和种薯培育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44309.6 | 申请日: | 2017-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勇;殷剑美;张培通;王立;郭文琦;李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山药 组培苗 工厂 移栽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的山药组培苗工厂化移栽和种薯培育的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组培苗经炼苗后移栽,移栽活棵阶段采取闷养盒透光保水结合通风透气,使山药组培苗能适应移栽后外界环境迅速变化,移栽成活率达71.9%;再经严格苗床管理等一系列步骤,最终获得20g以上组培种薯比例为45.3%。本发明利用闷养盒移栽组培苗,可实现山药组培苗移栽和种薯繁殖工厂化生产。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培育种薯质量高,种薯繁殖速度快和带病毒少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山药组培苗工厂化移栽和种薯培育的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山药(
组织培养不仅可以提高繁殖系数,而且利用脱毒组培技术可以有效保持品种种性,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但试管苗存在驯化要求严格,移栽成活率偏低、种薯产量偏低等问题。尤其是山药组培苗一般培养条件下,多生成气生根,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抗逆性差,移栽会造成种苗大量死亡,因此山药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一直是限制山药组培扩繁应用的根本原因。移苗的同时,如何保证湿度;保证湿度的情况下,要不要通风;怎样创造与组培培养条件类似的环境;是否有现成的容器可用。
周玉玲等在惠楼山药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 2009,(20):9407-9408)中仅提出组培苗移栽后加塑料罩保水,可以使组培苗成活率在90%以上。但是山药组培苗怎样及时移栽利于工厂化,移栽后能否获得原原种,如何科学管理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原原种均没有记载。
已公布的专利号2015101525862的“一种利用山药组培苗培育山药种薯的方法”公开了一种用于山药组培苗移栽及培育山药种薯的方法,利用组培苗繁育山药种薯。首先是培养实生根苗:利用1/2MS + 6-BA0.1mg·L-1+ NAA2.0mg·L-1生根培养基,采用组培瓶底部遮光处理,保证组培苗底部不照光,对山药组培苗进行生根培养。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1,培养周期为60~70d,即获得以实生根为主的山药组培试管苗;其次是局部保水覆盖移栽:试管苗长到苗高4~6cm,实生根10~15根时,经炼苗处理后,移栽到基质苗床;移栽后,用透光容器轻轻悬盖于组培苗上将组培苗地上部分完全包盖,对组培苗进行局部保水覆盖,苗床覆盖遮阳网;移栽3d内全天保持覆盖和遮阳;移栽3d后于下午5点~第二天上午8点揭掉组培瓶和遮阳网,8点后重新覆盖组培瓶保水和遮阳网遮阴,每隔1d重复操作1次;移栽20d时完全揭掉组培瓶,60d后完全揭掉遮阳网。实现了山药种薯繁殖工厂化生产,但存在移栽方法操作复杂、费工及培育种薯质量偏低的问题,扩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移栽方法操作繁琐、费工及培育种薯质量偏低、扩繁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利于山药组培苗进行工厂化培育种薯的技术方法。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种改良的山药组培苗工厂化移栽和种薯培育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闷养盒透光保水移栽:试管苗长到苗高4~6cm,经炼苗处理后,移栽到闷养盒,闷养盒里铺满基质;移栽后打开闷养盒透气孔,覆盖遮阳网;14d后,晚上揭掉闷养盒盖,白天再盖上,如遇阴雨天气全天不盖盖。
苗床移栽:30d后,将成活的组培苗带基质移入基质苗床并覆盖遮阳网,2周后揭掉遮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土草坪种植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林木组培苗温室炼苗驯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