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及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4272.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于生元;谢敬聃;张明洁;董钊;王晓琳;刘若卓;陈小燕;赵灯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生元;谢敬聃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鼠 炎症 刺激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及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鼠是生物学、医学科研和教学中较理想而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
在大鼠进行颅骨硬脑脑膜的刺激实验时,一般都会采用植入电极建立电极模型的方式进行刺激;然后通过电极发出的电刺激观察大鼠的行为,再通过行为学分析实验,得到想要的实验形式和实验结果。
但是,很显然传统的大鼠硬脑脑膜的电刺激模型也有其缺陷,即电刺激模型只能在通电时实施有效的电极刺激观察大鼠的刺激后行为;其电刺激是瞬间的刺激操作,同时其无法实现大鼠硬脑脑膜部位的持续性长期刺激。
在某些实验要求下,只是瞬间的电极刺激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同时仅仅实施电极刺激也将影响刺激后行为学长期数据指标的检测及实验数据的准确,甚至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成败。
因此在大鼠硬脑脑膜的刺激模型实验中,如何对大鼠损伤小且短刺激时间长反复多次的刺激实验,至今未见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及建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
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
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
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
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炎症汤容纳管包括外腔管和不锈钢输入管;所述不锈钢输入管设置在所述外腔管的中心处,且所述外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盖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上的外螺纹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圆筒管为圆筒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具体包括不锈钢连接管和固定连接在不锈钢连接管中部的塑料卡块;所述连接管上的短端不锈钢连接管以及塑料卡块伸入到所述圆筒管的底部固定配合,所述连接管上的长端伸出所述圆筒管的外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圆锥管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管上的底端不锈钢连接管连接配合,所述圆锥管的底端与所述细管的顶端连接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细管具体为塑料细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炎症汤容纳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刺激孔的孔径尺寸相适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大鼠为活体SD大鼠或Waster大鼠。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刺激孔B的直径范围为1-5mm。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对大鼠实施麻醉操作:即对大鼠使用水合氯醛进行腹腔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固定于操作台上(即10%的水合氯醛麻醉(0.4ml/100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
步骤S200、对所述大鼠的头部部位实施备皮及消毒操作:即剪去所述大鼠的头部正中毛发,暴露头皮,利用碘伏对暴露头皮处部位实施消毒皮肤;
步骤S300、对所述大鼠的暴露头皮处部位进行切开操作,并暴露术野:即对所述大鼠的暴露头皮处部位逐层切开皮肤、肌肉,并使用乳突手术撑开器暴露手术视野,彻底分离骨膜并暴露大鼠的颅骨;
步骤S400、对所述大鼠的颅骨进行钻孔操作:即将颅正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做一记号,用牙科钻在记号部位钻开一个刺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生元;谢敬聃,未经于生元;谢敬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有机质制浆分离机
- 下一篇:单轴撕碎机(SSS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