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43533.3 申请日: 2017-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7213154B 公开(公告)日: 2020-06-26
发明(设计)人: 张高坤;李艳清;朱秀丽;陈蕾;田河 申请(专利权)人: 牡丹江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1/7034 分类号: A61K31/7034;A61K31/7048;A61K31/7004;A61P25/00;A61P25/20;A61P29/00
代理公司: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代理人: 陈亚琴
地址: 157011 黑***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促进 术后 麻醉 觉醒 神经 损伤 保护 护理 药物 组合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豆腐果苷、梓醇、D‑核糖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通过将豆腐果苷与梓醇和D‑核糖组合后,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明显缩短手术后不同麻醉剂的觉醒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提前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有效保护麻醉及手术导致的神经损伤,还具有镇静和镇痛的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麻醉是指利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所实现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的抑制,从使痛觉丧失,以便于消除患者诊断或手术时的疼痛,以保障诊断与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手术麻醉的相关记载,如公元二世纪的名医华佗已经利用“麻沸散”进行了腹腔外科手术,在1596年李时珍已经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介绍了曼陀罗花具有麻醉的作用。18世纪中叶具有全身麻醉作用的氧化亚氮、乙醚、氯仿等陆续被发现,并成功应用于临床,开创了近代麻醉学的开端。麻醉主要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根据麻醉药物施用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或基础麻醉。

麻醉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保障临床手术成功进行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麻醉自身也存在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恶心、呕吐所导致的呼吸道梗阻、触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呼吸抑制等,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手术过程也不可避免的带来神经的损伤,因此,在手术完成后需要适时的促使患者觉醒,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并保护手术导致神经损伤,以便降低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麻醉的维持与麻醉苏醒是现代麻醉学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方面既需要使患者平静的进入睡眠状态,并在手术期间有效维持麻醉状态,另一方面,又要保障手术后病人的及时苏醒,并在病人苏醒后继续维持一定的镇静和有效的镇痛作用,从而有效提升病人的麻醉舒适度体验。

麻醉维持与麻醉苏醒历来是麻醉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为了获取有效的麻醉维持深度和时长,要求施用足量的麻醉药物,而为了促进术后麻醉的尽早觉醒,又需要在满足麻醉维持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施用量。为了更好的平衡麻醉维持与麻醉苏醒过程,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寻找具有以上性质的新的麻醉药物或麻醉药物的组合,该研究方向一方面使得符合相关要求的麻醉药物数量减少,很多具有优异麻醉效果的药物由于术后觉醒效果的不理想而被减少或停止使用,另一方面,由于追求术后的觉醒而减少麻醉药物的施用剂量,且由于不同患者对于麻醉药物的耐受程度各异,有可能使得术中不能有效进行麻醉的维持,觉醒后的镇静、镇痛效果也被降低,即降低了病人的麻醉舒适度体验,也增加了麻醉与手术的风险,甚至会导致手术的失败,进而威胁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既不影响麻醉维持,又可以在术后促进麻醉病人觉醒和促进神经损伤保护并提供有效镇静、镇痛作用的术后护理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豆腐果苷、梓醇、D-核糖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豆腐果苷、梓醇、D-核糖的重量比为3-5:1-3:5-10,优选的为3-4:2-3:6-8,更优选的为3:2:6;

本发明用于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制备成口服药物或胃肠道外药物,所述口服药物优选的为:片剂、胶囊或颗粒剂,所述片剂选自:包衣片、口腔崩解片或缓释片剂,所述胃肠道外药物为注射液或静脉输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豆腐果苷、梓醇和D-核糖的组合在制备促进手术后麻醉觉醒和神经损伤保护的护理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医学院,未经牡丹江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5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