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3021.7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昀;吴佳辉;郑易之;程华;孙楠;谭芳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29;C12N15/70;C12N15/11;C12N15/66;A01H5/00;A01H6/54;C12R1/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蛋白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引物 表达 载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将所述大豆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用于提高植物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该大豆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的耐盐性,由于很多抗逆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植物体系具有相似的抗逆功能,因此,该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植物抗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这些环境因子导致植物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代谢反应,表现为代谢和生长的可逆性抑制,严重时甚至引起不可逆伤害,导致整个植株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植物的抗逆功能,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及引物、表达载体和制备方法,该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本发明中旨在提供一种该大豆蛋白在提高植物耐盐性中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豆蛋白的应用,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将所述大豆蛋白用于提高植物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
一种大豆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应用,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将所述大豆蛋白的编码基因用于提高植物或大肠杆菌的耐盐性。
一种用于制备大豆蛋白或其编码基因的引物,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引物的序列如下所示:
F:3’-ATGTTTCACTCAATCAAAACGG(Nde I)-5’;
R:3’-TTAATTGGCGCTGGTCTGGTG(Xho I)-5’。
一种用于提高耐盐性的表达载体,其中,所述表达载体为携带有SEQ IDNO.4所示的大豆蛋白基因,用于表达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的大豆蛋白。
所述的用于提高耐盐性的表达载体,其中,所述表达载体用PET-28a蛋白表达载体重组得到,该大豆蛋白基因通过酶切位点Nde I和Xho I连接在表达载体上。
一种用于提高耐盐性的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大豆蛋白的基因编码为Glyma11g07260.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扩增目的基因:以F:3’-ATGTTTCACTCAATCAAAAC GG-5’;R:3’-TTAATTGGCGCTGGTCTGGTG-5’作为引物,以大豆R0期胚根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片段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构建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片段与经Nde I和Xho I双酶切的蛋白表达载体PET-28a,通过T4连接酶连接酶切产物,构建pET-28a重组质粒。
所述的用于提高耐盐性的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目的基因片段和经过双酶切的PET-28a蛋白表达载体按照摩尔比10:1混合,加入0.5μL T4连接酶,1μL 10×Buffer,用水补齐至10μL,16℃连接过夜。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首次发现该蛋白可以提高大肠杆菌的耐盐性,对于其在植物抗逆工程上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该大豆蛋白可增强大肠杆菌的耐盐性,由于很多抗逆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植物体系具有相似的抗逆功能,因此,该基因在植物抗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3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