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524.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谢婧;刘庆中;谢松业;王昌富;吴芳珍;张国伟;周银;倪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1 | 分类号: | G01N33/571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3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梅毒 螺旋体 抗体 检测 结果 判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进行反应,获得含有待测样本和自身对照的凝集反应测定结果的反应板;
步骤二,采用标准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上述反应板的图片;
步骤三,对上述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四,调用数据,计算相关参数值,根据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灰度值的最大值max0、凝集圈直径L0,以及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灰度值的最大值max1、凝集圈直径L1的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进入下一轮判断,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步骤五,根据自身对照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1、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高度比值H、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差值T3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再进入步骤六进行判断;其中,H=H0/H1,T3=max0-max1,H0=max0-B0,H1=max1-B1,B0、B1分别是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灰度背景值;
步骤六,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其中,L=L0/L1;
该相关参数包括自身对照组的灰度背景值B0、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0和凝集圈直径L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背景值B1、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1和凝集圈直径L1,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高度比值H、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以及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差值T3;
步骤四进一步包括:
步骤S1,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
步骤S2,获取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二维数据中的灰度值的最大值max1、max0及其对应的位置;
步骤S3,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
步骤S4,分别计算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1、H0以及两峰底距离;所述两峰底距离为凝集圈直径L1、L0;
步骤S5,计算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
步骤S6,若自身对照组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进入步骤五;
于步骤S6中,若自身对照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步骤五包括:
步骤S51,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步骤S52,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S53,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步骤六包括:
步骤S61,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阴性;
步骤S62,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弱阳性;
步骤S63,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阳性;
步骤S64,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强阳性。
2.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装置,包括:
样品反应板制作单元,用于采用TPPA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进行反应,获得待测样本的含有凝集反应的样品反应板和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
图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反应板的图片,不同批次获取的图片保证大小、相对位置、亮度、分辨率一致;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反应板的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
第一判断单元,根据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灰度值的最大值max0、凝集圈直径L0,以及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灰度值的最大值max1、凝集圈直径L1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启动第二判断单元,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在该第一判断单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1、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高度比值H、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差值T3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后启动第三判断单元;其中,H=H0/H1,T3=max0-max1,H0=max0-B0,H1=max1-B1,B0、B1分别是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灰度背景值;
第三判断单元,在该第二判断单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其中,L=L0/L1;
该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获取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二维数据中的灰度值的最大值max1、max0;
峰底确定单元,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
判断参数计算及判断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待测样本组与自身对照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H1、H0,以及两峰底距离,所述两峰底距离为凝集圈直径L1、L0,并计算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灰度值的最大值高度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并将其分别与预设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判断结果处理单元,若自身对照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则启动第二判断单元,若自身对照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组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该第二判断单元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启动第三判断单元;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该第三判断单元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阴性;
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弱阳性;
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阳性;
若自身对照组与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强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卫医学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5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