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潜指纹显影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2094.4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东;崔倩玲;张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A61B5/1172;B82Y20/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共轭 寡聚物 二氧化硅 复合 纳米 粒子 指纹 显影 中的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复合纳米粒子应用领域,涉及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潜指纹显影方面的应用方法。本发明利用反向胶束的方法制备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冷冻干燥成粉末,置于不同材质的潜指纹上,用气流除去多余的复合纳米粒子,在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使用相机进行成像,得到具有高分辨率的指纹影像,可以清晰的看到指纹中的分叉、终端等细节。该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应用于潜指纹显影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等优点,能够进一步改善潜指纹的检测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纳米粒子应用领域,具体涉及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潜指纹显影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潜指纹识别在刑事科学、事故鉴定、信息识别和安全检查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潜指纹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人的性别、人体代谢物的存在,爆炸物或滥用物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其较差的光学对比度,潜指纹不容易被人的肉眼所检测到。因此,需要物理或化学处理潜指纹以使其能够被检测到。
早期的潜指纹检测方法包括茚三酮法和碘熏法,此后,陆续出现了粉末法、金属沉积、荧光染色等方法。其中粉末法常使用荧光材料、金属材料和磁性材料,由于方法简单有效,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不同表面的潜指纹检测,尽管这种方法对于在某些普遍条件下的潜指纹的检测是有效的,但是它仍然受到若干限制,例如在某些表面上应用困难,对比度低,选择性差,背景干扰高,有毒。
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应用于潜指纹显影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等优点,有望进一步改进潜指纹的检测限度。因此研究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潜指纹显影方面的应用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使用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进行潜指纹显影,从而进一步提高潜指纹的检测限度。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具有的制备方法简单,粒径小且均一,光化学稳定性好,荧光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能够进一步改善潜指纹的检测限度。
本发明提供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潜指纹显影中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使用荧光共轭寡聚物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粉末,获得不同材质上的潜指纹后,通过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粉末吸附在潜指纹中的残留物上,在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使用相机进行成像,得到的指纹影像具有高的分辨率,可以清晰的看到指纹中的分叉和终端细节;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硅烷改性的共轭寡聚物芴类溶液与硅烷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②采用反向胶束的方法制备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向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①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催化剂,反应一定时间;
③向步骤②的反应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并搅拌一定时间,离心洗涤得到荧光复合纳米粒子;
④将步骤③中得到的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分散于水中,冷冻干燥法得到粉末;
⑤同等条件下在不同材质上获取潜指纹;
⑥将步骤④中的荧光复合纳米粒子粉末仔细的置于步骤⑤中的带有潜指纹的基底上,用气流除去多余的荧光复合纳米粒子,在一定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使用相机进行潜指纹成像;
进一步地,步骤①中:所述的硅烷改性的共轭寡聚物如式1所示:
式1中,n值的范围为1-12;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三甲基硅氧基或酯基;式1(a)中,Ar1是六元的芳环、六元的杂芳环、五元芳杂环、芴类、联苯、稠环芳香烃、烯烃及所述结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2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