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冰毒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1315.6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子 迁移 冰毒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毒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化学分析技术的离子迁移谱技术(以下简称IMS)与质谱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技术相比,IMS在原理上和它们都有相似之处,但是IMS不像质谱分析那样需要工作在高真空条件下,同时IMS还有仪器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许多优点,在痕量检测中优势极为突出,检出限可低至ng甚至pg级,适合现场快速检测或分析,检测时间通常为毫秒级。
在IMS应用过程中,由于仪器本身内部工作环境以及外界大气压的不稳定性,离子的迁移时间并不总是固定在某一位置,载气流量、内部工作环境及迁移管长度等都会对样品的分辨率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到样品测试的灵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应用IMS进行冰毒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冰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载气和迁移气体分别从迁移管前部和后部相对方向分别吹入迁移管内的离化区及迁移区,迁移管内用于分隔离化区及迁移区的离子门周期性开启,样品分子在载气的带动下进入离化区,在离化区里被离化并形成样品离子,当离子门开启时,样品离子进入迁移区,在迁移区内的样品离子在电场和迁移气体的综合作用下不同样品离子先后到达探测器并分离,其中,样品分子的注入温度为180℃,迁移管的温度为140℃,载气流量控制在200ml/min。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IMS对冰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其使用的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快速高效地对冰毒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离子迁移谱的冰毒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载气和迁移气体分别从迁移管前部和后部相对方向分别吹入迁移管内的离化区及迁移区,迁移管内用于分隔离化区及迁移区的离子门周期性开启,样品分子在载气的带动下进入离化区,在离化区里被离化并形成样品离子,当离子门开启时,样品离子进入迁移区,在迁移区内的样品离子在电场和迁移气体的综合作用下不同样品离子先后到达探测器并分离。
在上述过程中,考虑到大气压强为104.1Pa,迁移管温度和注入温度一般分别为140℃和180℃,可变参数为载气流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载气流量逐渐增大,当载气流量从0开始对冰毒无响应。当达到100ml/min时,测试浓度为1×10-6g/ml的冰毒有响应且峰值位置在12753us处,但对测试浓度为1×10-8g/ml的冰毒响应不明显。当达到200ml/min时,对测试浓度为1×10-6g/ml的冰毒亦有响应且峰值位置在12974us处,测试浓度为1×10-8g/ml的冰毒有响应且峰值位置在12988us处。当载气流量继续增加时,对1×10-8g/ml的冰毒响应将减弱,当载气流量到300ml/min时,对冰毒响应进一步降低且消失,可见200ml/min的载气流量为测试冰毒的最优化测试条件。
在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样品测试系统包括制备和导入系统、离子门控制系统、高压电源和温度加热控制电路等。除了迁移管、载气和迁移气体制备系统以及样品制备和导入系统是纯粹的硬件外,其余部分则是控制电路并直接由计算机对工作状态进行总体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1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织布机上传动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