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887.2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众工精密模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9/00 | 分类号: | C22B59/00;C22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江婷 |
地址: | 2211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沉淀 快速 沉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共沉沉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包括有沉淀缸、送料液装置、快速搅拌装置、长行程气缸Ⅰ、长行程伸缩杆Ⅰ、电机Ⅰ、旋转轴Ⅰ、旋转轴Ⅱ、电机Ⅱ等;在长行程气缸Ⅰ的左侧设置有长行程伸缩杆Ⅰ,长行程伸缩杆Ⅰ与长行程气缸Ⅰ相连接,在长行程伸缩杆Ⅰ的左侧设置有电机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具有独特的结构,能够对混合液进行快速的搅拌,从而加快碳酸稀土的沉淀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共沉沉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稀土产量占据绝对地位,常年占全球90%以上,但是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却陷入内忧外患。长期以来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相关产品研发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稀土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沉淀槽是两种溶液在一个槽体内反应,产生沉淀物质,最终的产品为此沉淀物质,稀土行业中常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稀土矿反应沉淀制备碳酸稀土,采用的生产工艺一般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的加料方式所得到的碳酸稀土的晶型、颗粒大小、分布也都有所区别。正序加料即将稀释后的碳酸氢铵按一定速度加入稀土料液中,配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要低于1mol/L,同时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否则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现象,使得颗粒不均匀。反序加料即将稀土料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中。
现有的稀土矿沉淀用共沉沉淀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混合液的反应效率低,导致碳酸稀土的沉淀速度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稀土矿沉淀用共沉沉淀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结构,混合液的反应效率低,导致碳酸稀土的沉淀速度慢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稀土矿沉淀用快速共沉沉淀装置,包括有沉淀缸、送料液装置、快速搅拌装置、长行程气缸Ⅰ、长行程伸缩杆Ⅰ、电机Ⅰ、旋转轴Ⅰ、旋转轴Ⅱ、电机Ⅱ、长行程伸缩杆Ⅱ和长行程气缸Ⅱ;在沉淀缸的上方设置有送料液装置和快速搅拌装置,在长行程气缸Ⅰ的左侧设置有长行程伸缩杆Ⅰ,长行程伸缩杆Ⅰ与长行程气缸Ⅰ相连接,在长行程伸缩杆Ⅰ的左侧设置有电机Ⅰ,电机Ⅰ与长行程伸缩杆Ⅰ相连接,在电机Ⅰ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Ⅰ,旋转轴Ⅰ与电机Ⅰ相连接,旋转轴Ⅰ设置在沉淀缸的右侧,旋转轴Ⅰ与沉淀缸相连接,在沉淀缸的左侧设置有旋转轴Ⅱ,旋转轴Ⅱ与沉淀缸相连接,在旋转轴Ⅱ的左侧设置有电机Ⅱ,电机Ⅱ与旋转轴Ⅱ相连接,在电机Ⅱ的左侧设置有长行程伸缩杆Ⅱ,长行程伸缩杆Ⅱ与电机Ⅱ相连接,在长行程伸缩杆Ⅱ的左侧设置有长行程气缸Ⅱ,长行程伸缩杆Ⅱ与长行程气缸Ⅱ相连接。
优选地,送料液装置包括有料液箱Ⅰ、送料软管Ⅰ、高压泵Ⅰ、阀门Ⅰ、喷头Ⅰ、料液箱Ⅱ、送料软管Ⅱ、高压泵Ⅱ、阀门Ⅱ和喷头Ⅱ;在料液箱Ⅰ的下方设置有送料软管Ⅰ,送料软管Ⅰ与料液箱Ⅰ相连接,在送料软管Ⅰ上设置有高压泵Ⅰ和阀门Ⅰ,阀门Ⅰ设置在高压泵Ⅰ的下方,在送料软管Ⅰ的下方设置有喷头Ⅰ,喷头Ⅰ与送料软管Ⅰ相连接,料液箱Ⅰ、送料软管Ⅰ、高压泵Ⅰ、阀门Ⅰ和喷头Ⅰ均设置在快速搅拌装置的左侧;在料液箱Ⅱ的下方设置有送料软管Ⅱ,送料软管Ⅱ与料液箱Ⅱ相连接,在送料软管Ⅱ上设置有高压泵Ⅱ和阀门Ⅱ,阀门Ⅱ设置在高压泵Ⅱ的下方,在送料软管Ⅱ的下方设置有喷头Ⅱ,喷头Ⅱ与送料软管Ⅱ相连接,料液箱Ⅱ、送料软管Ⅱ、高压泵Ⅱ、阀门Ⅱ和喷头Ⅱ均设置在快速搅拌装置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众工精密模锻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众工精密模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