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吸附/电催化/膜分离三重功能的炭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881.5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潘宗林;杨佳伟;陶平;宋成文;王春雷;王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71/02;B01J20/30;B01J20/20;B01J21/18;B01J23/34;B01J23/72;B01J23/745;B01J23/755;B01J35/00;C02F1/28;C02F1/44;C02F1/467;C02F10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娜;李馨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吸附 电催化 分离 三重 功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具有吸附/电催化/膜分离三重功能的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炭膜基体制备、炭膜性能调控的步骤,其中,所述炭膜性能调控包括电催化功能调控和膜分离功能调控的步骤,其中,
所述电催化功能调控:可通过下述两种方式之一进行:
a、非均相吸附担载:将炭膜基体浸渍于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吸附饱和后取出干燥,置于炭化炉中,惰性气氛保护下400~800℃烧结固载,
其中,所述催化剂前驱体为氯化铁、硝酸铁、氯化铜、硝酸铜、氯化钴、硝酸钴、醋酸钴、硝酸镍、醋酸镍、氯化镍、氯化锡、乙酸锡、硝酸银、四氯化钛、钛酸四丁酯、异丙钛醇、氯金酸、氯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b、均相混合担载:在炭膜基体制备步骤中,在调配炭膜基体原料时,将催化剂前驱体直接加入粉料混合物中,再进行炭膜基体的制备,
其中,所述催化剂前驱体为粉末状二氧化钛、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锌、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锰、氧化锡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非均相吸附担载或均相混合担载中,所述的催化剂前驱体与多孔炭的质量之比为1~15:100;
所述膜分离功能调控:将炭膜原膜或炭膜基体浸渍于5%~15%的铸膜液中1~20min,匀速取出后干燥,置于炭化炉中,惰性气氛保护下400~900℃炭化,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
当所述电催化功能调控方式为非均相吸附担载时,先进行膜分离功能调控,再进行非均相吸附担载;
当所述电催化功能调控方式为均相混合担载时,先进行均相混合担载,再进行膜分离功能调控;
所述炭膜性能调控包括吸附功能调控的步骤,具体为:
吸附功能调控:将炭膜基体置于活化炉中,以2~10℃/min升温速率升至600~1000℃,按50~200ml/min的流量通入活化剂,活化10~120min,其中活化剂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炭膜由炭膜基膜和分离层构成,所述炭膜集吸附、电催化氧化和膜分离三重功能于一体,所述炭膜基体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其包括孔径分别为1μm~5μm的大孔,50nm~1μm的二级孔,孔径<50nm的小孔;所述分离层厚度为5~100μm,平均孔径0.01μm~1μm;所述炭膜的比表面积为200~2000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膜基体的制备按下述方法进行:
原料调配:将导电剂、造孔剂与平均粒度为5~30μm多孔炭充分混合,得粉料混合物;再加入填充剂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并加入粘结剂,混合练泥后密封陈化,放置24h~48h;
炭膜基体制备:将调配好的原料置于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得到炭膜原膜,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炭化,得炭膜基体,其中,炭化工艺为:2~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120~250℃,恒温30~120min,然后升温至500~1000℃恒温30~120min,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炭与导电剂、造孔剂、填充剂和粘结剂的质量之比分别为100:0~20、100:0~30、100:5~40和100: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将导电剂、造孔剂、催化剂前驱体与平均粒度为5~30μm多孔炭充分混合,得粉料混合物;再加入填充剂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并加入粘结剂,混合练泥后密封陈化,放置24h~48h,将调配好的原料置于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得到炭膜原膜;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炭化,得炭膜基体,其中,炭化工艺为:2~10℃/min升温速率升温至120~250℃,恒温30~120min,然后升温至500~1000℃恒温30~120min,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将炭膜基体浸渍于5%~15%的铸膜液中1~20min,匀速取出后干燥,置于炭化炉中400~900℃炭化,所述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将所得炭膜置于活化炉中,以2~10℃/min升温速率升至600~1000℃,按50~200ml/min的流量通入活化剂,活化10~120min,其中活化剂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88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