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动态防泄漏与预警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503.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华;喻波;王志海;王志华;秦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动态 泄漏 预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动态防泄漏与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认证信息与用户生物特征图像进行绑定;用户行为数据整合,将用户行为识别结果、操作主体识别结果与主体行为识别结果进行整合,转换为用户行为特征数据;用户行为计算,使用用户行为特征数据作为输入,基于机器学习技术,以所述用户行为模型为参考,计算获得用户行为异常指数;用户行为预警,将所述用户行为异常指数与设定的预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预警阈值,向管理员产生预警信息。通过该发明的方案,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对终端用户行为进行实时审计,识别潜在可疑用户行为并及时预警,健全整个数据防泄漏系统的管控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中,一种针对数据防泄漏系统的终端用户行为实时审计与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学与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安全问题愈演愈烈,网络与信息安全已获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数据防泄漏系统作为数据安全的终端防护手段,适应需求变化,逐渐向智能化、实时化方向发展。对此,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一种针对数据防泄漏系统终端用户,实时审计其操作行为,及时预警可疑用户操作的方法。
目前,数据防泄漏系统构建有传统日志审计模式与功能组件。终端在用户数据操作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数据管控日志,周期性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端进行简单处理与存储,并在后期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日志展现。该方式仅能在安全事件发生后用于事后审计,系统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现终端用户潜在的危险操作,从而及时预警并避免发生数据泄漏事件。
同时,数据防泄漏系统依靠传统用户认证方式(例如口令认证、域认证等)进行终端用户管理操作(例如登录、注销等),一旦用户正常登录,考虑操作便捷性等问题,一般不会进行二次认证。其他用户可能使用当前登录用户进行一些未授权操作。
最后,很多微小数据泄漏事件都是智能手机拍照功能导致的。尽管泄漏的数据量较小,但后果往往都很严重。严格的个人智能手机管理措施可以避免绝大部分该类事件的发生,但也对数据防泄漏系统终端用户造成了较大不便,依然存在发生该类途径导致数据泄漏的可能性。传统的数据防泄漏终端基本无法防止该类用户行为。
综上所述,现有数据防泄漏系统终端在三个方面存在不足,即日志审计的延时性、用户认证的简单性与用户外部拍摄行为的不可管控性。通过建立完善的终端用户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可大大降低上述系统不足(特别是后两者)导致的数据泄露几率,但也对正常的用户操作造成严重干扰,影响工作效率,制约生产力的提高。现有数据防泄漏系统的日志审计与用户认证结构如图1所示。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实时进行用户行为(包括用户识别、行为识别)审计,并在终端用户行为出现异常时(例如登录用户变更操作主体等)及时预警的方案,在避免对操作效率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提高数据防泄漏系统的安全事件响应能力。
本发明使用大规模用户行为日志实时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操作主体识别与主体行为识别技术,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对终端用户行为进行实时审计,识别潜在可疑用户行为并及时预警,健全整个数据防泄漏系统的管控手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动态防泄漏与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操作主体绑定,将用户认证信息与用户生物特征图像进行绑定;
用户行为日志分析训练,对用户行为进行日志采集,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训练获得该用户的用户行为模型,基于所述用户行为模型分析判断用户行为语义,得到用户行为识别结果;
操作主体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用户生物特征图像,并与终端登录用户绑定的用户生物特征图像进行对比,识别是否为登录用户;
主体行为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特征图像,并与指定的行为特征图像进行对比,识别操作主体是否有特定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