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0395.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0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康;朱然;张峥;杨青天;黄建云;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确定 多点 激光 冲击 强化 薄壁 变形 曲率 半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包括: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首先对具有一定尺寸的特征单元体(具有较小几何尺寸的零件)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过程模拟,获得不同位置厚度方向激光冲击强化后塑性应变的分布;对得到的数据导入Matlab进行平均化处理,然后在Matlab中对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求得塑性应变在厚度方向分布的拟合函数;将拟合函数导入曲率半径理论公式,最后求得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本发明考虑到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变形中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其采用理论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其具有低成本、耗时短、简便易行等特点。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利用纳秒脉冲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效应,在表层金属材料内引入具有一定深度的残余压应力,从而改善金属零件的抗疲劳性能和进一步提高疲劳寿命,同时材料表面的硬度和强度等性能也得到提高,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带来以上诸多好处的同时也会引起零件的变形,尤其是金属薄壁件,由激光冲击强化引起的零件变形将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及后续的装配。金属薄壁件的激光冲击强化变形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为了达到较优的激光冲击强化效果,需要采用合理的冲击强化工艺参数,然而由于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机理的复杂性以及变形中诸多可变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优化工艺参数上存在很大困难。如果仅依靠实验数据和操作经验来确定工艺参数,则耗时耗资。因此将有限元引入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中,对冲击强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光斑尺寸相对工件来说很小,冲击强化过程中光斑的数量成千上万,同时为获得沿厚度方向的应力和应变分布还需沿零件厚度方向进行网格细化,这样有限元模拟的计算量将非常巨大,受到计算成本的限制,现在需要一种将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和零件变形曲率半径建立起关联的计算方法。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优化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工艺参数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理论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本征应变的思想,在较少的时间内确定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从而花费较少的成本即可建立起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与薄壁件变形的关系。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在ABAQUS中,对与实际薄壁件具有相同厚度的特征单元体进行多点激光冲击强化模拟,获得特定工艺参数下零件厚度方向的塑性应变分布;
(2)将有限元模拟得到塑性应变厚度方向分布数据导入Matlab,在其中对模拟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然后对平均塑性应变数据进行拟合处理,获得塑性应变在厚度方向的分布函数;
(3)将塑性应变分布函数带入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理论公式,获得曲率半径的大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本方法根据本征应变的思想,在有限元模拟中只需对特征单元体进行模拟分析,即可获得实际零件厚度方向的塑性应变分布,同时激光冲击强化过程数值模拟只需进行显式分析,对于多光斑的激光冲击强化载荷施加过程,采用Fortran语言编辑的子程序实现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加载,提高了效率,大大减少了计算成本;同时采用Matlab对模拟得到的塑性应变厚度方向分布数据进行平均化处理,进一步进行数据拟合处理,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将由不同的工艺参数(激光功率密度、光斑半径、冲击强化路线、强化次数、搭接率、脉宽)得到的厚度方向塑性应变分布数据带入所提出的变形曲率半径理论公式,确定变形曲率半径的数值,因此该方法具有快速化、低成本、简便易行、计算准确的特点,工程应用前景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确定多点激光冲击强化薄壁件变形曲率半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0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