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子脱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9913.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升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马会强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子 脱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谷子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谷子属杂粮作物,相对于小麦、水稻来说属小粒作物,单粒质量轻,谷穗中间有主茎,主茎上有多级分支,每级分支是一个独立的谷码,每一谷码包含二三百粒籽粒。目前,我国的谷子收获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大部分区域仍为人工收割后,采用脱粒机进行场上脱粒;二是少部分区域采用割晒机收割,晾晒后再摘穗脱粒或采用脱粒机直接脱粒。近年来也有企业或农户采用小麦或水稻等谷物联合收割机,稍加改装和调整后进
行谷子收获。但这些机器对于谷穗来说,由于其脱粒装置中的脱粒距离过短,造成揉压过程很短,因为谷穗的紧束式的谷穗,往往无法干净的脱粒,造成大量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谷粒脱粒装置脱粒距离短造成的脱粒不干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谷子脱粒装置,其结构简单,增长了脱粒距离,提高了脱粒效率。
所述的一种谷子脱粒装置,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壳体、可转动设置在壳体相对侧壁上的驱动轴、在驱动轴上设置的用于推送谷穗的锥形前端组件、锥形前端组件大直径端连接的被驱动轴驱动的用于脱粒的旋转脱粒组件以及被驱动轴驱动的设置在旋转脱粒组件后端的用于分离谷子籽粒与杂质的抖动分离组件,所述的旋转脱粒组件与栅格凹板I配合脱粒,且该旋转脱粒组件由均布在驱动轴外侧的平行驱动轴轴线的多个脱粒辊组成,所述的脱粒辊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粒辊有内轴、轴承和转动外壁组成,其中,内轴与转动外壁之间设置有轴承;内轴的两端均通过连杆固定连接至驱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锥形前端组件包括设置在锥形前端外壳内的用于轴向输送的螺旋叶片,所述的螺旋叶片与驱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抖动分离组件包括筒形的抖动齿板和用于轴向输送的螺旋线排列设置在抖动齿板外侧的抖动齿;该抖动齿与栅格凹板II配合进行谷子籽粒与杂质分离;其中,抖动齿板与驱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栅格凹板I的栅格尺寸小于抖动分离组件中栅格凹板II的栅格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上壳体位于锥形前端组件、旋转脱粒组件和抖动分离组件的外侧;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并设置在锥形前端组件、旋转脱粒组件和抖动分离组件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锥形前端组件小直径侧设置有放入谷穗的进料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该脱粒装置可实现对谷子穗头的先碾压后抖动分离等作业,从而达到谷粒与谷码、枝叶、颖糠等的分离,可通过脱粒辊在驱动轴转动的时候碾压谷穗,同时,脱粒辊本身自传,可以增加碾压距离,增加脱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锥形前端组件后的左视图。
图3为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为脱粒滚筒中的脱粒辊与驱动轴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脱粒辊的结构图。
其中,1.壳体;2.驱动轴;3. 锥形前端组件;4. 旋转脱粒组件;5. 抖动分离组件;6.进料口;101.上壳体;102.下壳体;301. 螺旋叶片;302.锥形前端外壳;401. 脱粒辊;402.连杆;403. 栅格凹板I;501. 抖动齿板;502. 抖动齿;503. 栅格凹板II; 401A. 内轴;401B. 轴承;401C. 转动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6,所述的一种谷子脱粒装置,其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壳体1、可转动设置在壳体1相对侧壁上的驱动轴2、在驱动轴2上设置的用于推送谷穗的锥形前端组件3、锥形前端组件3大直径端连接的被驱动轴2驱动的用于脱粒的旋转脱粒组件4以及被驱动轴2驱动的设置在旋转脱粒组件4后端的用于分离谷子籽粒与杂质的抖动分离组件5,所述的旋转脱粒组件4与栅格凹板I403配合脱粒,且该旋转脱粒组件4由均布在驱动轴2外侧的平行驱动轴2轴线的多个脱粒辊401组成,所述的脱粒辊401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
需要明确的是:驱动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此技术为现有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粒辊401有内轴401A、轴承401B和转动外壁401C组成,其中,内轴401A与转动外壁401C之间设置有轴承401B;内轴401A的两端均通过连杆402固定连接至驱动轴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贮玉米植株的适宜收获时间的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向分配打瓜收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