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打印机和便携式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38309.5 | 申请日: | 2017-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仁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32 | 分类号: | B41J2/32;B41J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 打印机 便携式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热敏打印机和便携式终端。打印机具备:具有第1侧板部、第2侧板部和基部的框架,第1侧板部和第2侧板部在第1方向上对置,并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延伸,基部在第1方向上延伸,架设在第1侧板部和第2侧板部之间;被框架支承的热敏头;压辊,能绕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第1侧板部和第2侧板部的相对于基部位于第2方向的一侧的轴支承部,在压辊与热敏头之间夹入记录纸输送;驱动源,在第1方向上以悬臂状支承于第1侧板部的相对于基部位于第2方向的另一侧的驱动支承部,与压辊连接;配设于基部的被卡合部;以及卡合部,其与驱动源连接,能卡合于被卡合部,对驱动源相对于基部朝第2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移位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敏打印机和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对记录纸(感热纸)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已知有热敏打印机。热敏打印机具备:热敏头,其具有发热元件;压辊,在其与热敏头之间夹入记录纸进行输送;以及框架,其支承压辊或热敏头。在热敏打印机中,在借助压辊的旋转来输送记录纸的过程中,通过使热敏头的发热元件适当地发热,能够对记录纸印刷各种信息。
上述的框架具有:在压辊的轴线方向上对置地配置的第1侧板部和第2侧板部;以及架设在各侧板部彼此之间的基部。在各侧板部的相对于基部向一侧突出的部分,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压辊。在第1侧板部的相对于基部向另一侧突出的部分(以下,称作马达支承部。),以悬臂状支承有马达。在热敏打印机中,马达的动力经由齿轮等被传递至压辊,由此使压辊旋转。
可是,对于现有的热敏打印机,在抑制因落下冲击等所引起的框架的损伤这一点上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具体而言,如果马达因落下冲击等而向远离基部的方向移位,则会导致马达支承部以与基部的连接部分为起点发生挠曲变形。这种情况下,在现有的热敏打印机中,由于马达被以悬臂状支承于马达支承部,因此,由于马达的惯性而在马达支承部与基部的连接部分作用有大扭矩。其结果是,可能会发生框架的塑性变形或破损等。因此,在这种热敏打印机中,要求能够抑制因落下冲击等而引起的框架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具备:框架,该框架具有第1侧板部、第2侧板部以及基部,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第2侧板部在第1方向上对置,并且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第2侧板部分别在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延伸,所述基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并且架设在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第2侧板部彼此之间;热敏头,其被所述框架支承;压辊,该压辊以能够绕在所述第1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第2侧板部各自的相对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一侧的轴支承部,在所述压辊与所述热敏头之间夹入记录纸进行输送;驱动源,该驱动源在所述第1方向上以悬臂状支承于所述第1侧板部的相对于所述基部位于所述第2方向上的另一侧的驱动支承部,并且该驱动源与所述压辊连接;被卡合部,其被配设于所述基部;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驱动源连接,并且能够卡合于所述被卡合部,以对所述驱动源相对于所述基部朝向所述第2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移位进行限制。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中,在所述第1方向上的所述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支承部之间,设置有对所述驱动源的动力进行减速的减速机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中,所述驱动源具备被所述第1侧板部支承的凸缘部,所述卡合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凸缘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中,所述驱动源具备被所述第1侧板部支承的凸缘部,所述卡合部相对于所述凸缘部被配置于在所述第1方向上靠近所述第2侧板部的位置处。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打印机中,所述热敏打印机具备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在所述第1方向上贯通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凸缘部,并且紧固所述第1侧板部和所述驱动源,所述卡合部是所述紧固部件的相对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第1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2侧板部的一侧突出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焰印线机结构
- 下一篇:热敏打印机和便携式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