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8138.6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聪一;伊藤彰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40 | 分类号: | C09D11/40;C09D11/38;C09D1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方法 油墨 | ||
本申请为专利申请201510145517.4(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喷墨记录方法和油墨组)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适合该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
背景技术
作为对记录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装置之一,已知有喷墨打印机。另外,在喷墨打印机中,作为能够进行高速印刷的打印机,使用行式打印机。在行式打印机中,使用实现与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相当的长度的喷嘴列的1个或多个印刷喷头(以下,也称为“行式喷头”),相对于这些行式喷头输送记录介质而不使行式喷头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对记录介质进行印刷。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行式打印机中,由于不进行2次以上的重复印制而通常以1次制点(one pass)进行印制,所以为了确保实心填充,不得不增加1个点的油墨重量。这样,存在容易产生油墨间的渗色现象的课题。
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图像记录方法:使行式打印机所使用的各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为37~48mN/m,将其动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上的2种以上的油墨从动态表面张力大的油墨开始依次喷出油墨而进行图像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7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虽然可抑制黑色与彩色之间产生渗色,但存在彩色间渗色显著产生的课题。这是由于对于黑色的渗色,只要黑色油墨不渗入彩色油墨即可(即,彩色油墨可以渗入黑色油墨),但对于彩色间的渗色,至少在3色以上的油墨间不应相互渗入。
另外,在行式打印机中,为了确保实心填充,不得不增加1个点的油墨重量,因此若采用像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油墨那样仅控制了动态表面张力的油墨,则有时会产生记录介质中的油墨的透印。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的“油墨的透印”是指油墨浸染到记录介质的背侧的状态。
认为在油墨滴着落到记录介质上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与油墨的动态表面张力相比,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即,在油墨滴达到平衡状态前,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表面活性剂等两亲性物质并非规则地取向,动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在油墨滴达到平衡状态后,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两亲性物质规则地取向,因此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
本发明涉及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至少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从而提供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时,能够抑制彩色油墨间的渗色的产生,并且能够防止记录介质上的油墨的透印的喷墨记录方法以及适合该喷墨记录方法的油墨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作出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发明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的一个方式,其特征在于,是使用2种以上的油墨进行1次制点印制记录的喷墨记录方法,
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
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
如上所述,油墨滴着落在记录介质上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两亲性物质在油墨滴的气液界面取向,因此与动态表面张力相比,静态表面张力起主导作用。因此,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且首先印制L*值最低的油墨,最后印制L*值最高的油墨,从而特别是能够抑制彩色间的渗色、凝聚的产生,实现色彩的高画质化。另外,通过使所使用的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还能够防止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2]
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各自的在表面寿命为10ms时的动态表面张力可以为37~48mN/m。
根据应用例2的喷墨记录方法,不易产生由于油墨滴在从被喷出到着落在记录介质上的期间发生分离而引起的形成图像的紊乱(伴生物)。
[应用例3]
在应用例1或应用例2的喷墨记录方法中,上述2种以上的油墨分别可以含有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
根据应用例3的喷墨记录方法,通过添加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物和2,4-二乙基-1,5-戊二醇,从而容易使各油墨的静态表面张力差均为2mN/m以下,特别是能够有效抑制彩色渗色。另外,通过添加这些成分,还能够有效抑制油墨的透印。
[应用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8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