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7899.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邱思源;覃广文;李阳;吕海波;曹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04 | 分类号: | B01J20/04;B01J20/30;C22B2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物 锂吸附剂 制备 锂盐 活化处理 混合物 锂离子 陈化 活化 饱和吸附量 得到混合物 吸附选择性 陈化处理 分离干燥 晶体结构 脱嵌 嵌入 中和 发育 | ||
1.一种制备锂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铝的氢氧化物与锂盐混合,以便得到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进行活化处理,以便得到活化的化合物;
将所述活化的化合物进行陈化处理,以便得到陈化后的化合物;
将所述陈化后的化合物的pH值调节至3-7,并保持稳定,以便得到调节pH值后的化合物;以及
将所述调节pH值后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干燥,以便获得所述锂吸附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选自硫酸锂、硝酸锂、氢氧化锂、碳酸锂和草酸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的氢氧化物中的铝元素与所述锂盐中的锂元素的摩尔比为1:0.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处理包括干混活化处理和湿混活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混活化处理包括机械活化、加热活化和微波辅助加热活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混活化处理包括研磨活化和水热活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活化、所述微波辅助加热活化在150-250℃温度下进行,所述水热活化是在120-20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的化合物的黏度为1700-2300厘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陈化处理之前,将调节pH值后的化合物悬浮于溶剂中,以便得到悬浮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陈化后的化合物的pH值大于7时,利用盐酸调节pH值;
当所述陈化后的化合物的pH值小于7时,利用氯化物调节pH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利用所述氯化物调节pH值时,所述调节pH值后的化合物中的铝元素和氯元素的摩尔比为1:0.4-0.6。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物为选自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14.一种锂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吸附剂是利用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锂吸附剂的方法制备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不低于10mg/g,吸附选择性不低于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78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吸附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锂吸附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