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7174.0 | 申请日: | 2017-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邹家宾;盛开洋;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力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N43/16;A01N25/1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抗菌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抗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由于受“非典型肺炎”、“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的影响,人们的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对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大提高。在一般的生活中,环境中大量存在的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不仅污染着环境,还直接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和传染,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使人们对抗菌剂的需求日益强烈。
无机抗菌剂由于性能稳定、抗菌谱广、耐候性能好、容易产业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抗菌剂,主要是以无机材料为载体,通过负载银、铜、锌等离子或单质,由于铜盐有颜色,而锌的抗菌性比银和铜差,所以目前大部分无机抗菌剂主要以银为主。另外,无机载银抗菌剂具有抗菌广谱性,其抗菌效果强、安全性高,是近年来抗菌材料研究的重点,然而,无机载银抗菌剂颗粒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纳米银极易团聚、固液分离困难,副产物多,导致所得产品形貌不规则、粒径分布宽泛不均匀、纯度低及抗菌性能降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粒径分布均匀,不易团聚的新型纳米银抗菌剂对无机银抗菌剂制备技术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无机载银抗菌剂颗粒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纳米银极易团聚、固液分离困难,导致所得产品形貌不规则、粒径分布宽泛不均匀、抗菌性能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纳米银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螃蟹壳,用水洗涤后装入酶解罐,再向酶解罐中加入中性蛋白酶溶液,搅拌均匀后密封酶解,待酶解结束后,过滤去除酶解滤液,得到酶解螃蟹壳;
(2)将上述酶解螃蟹壳依次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浸泡,浸泡完成后过滤分离得到滤渣,用清水洗涤滤渣至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烘干,粉碎,过200目筛,收集得到过筛粉末;
(3)将上述过筛粉末倒入多巴胺溶液中,振荡浸渍,浸渍结束后离心处理,分离得到沉淀物,晾干后即得抗菌剂载体,备用;
(4)称取葛根,去皮后粉碎,将粉碎后的葛根碎块和水混合后,倒入石磨中研磨,收集研磨后的乳白色浆液,将所得乳白色浆液装入玻璃酶解罐中,静置陈化,待陈化结束后,用注射器吸取去除上层清液,得到酶解罐底部粘稠的葛根淀粉浆;
(5)依次将α-淀粉酶和外切葡聚糖酶加入到上述葛根淀粉浆中,保温酶解,待酶解结束后,过滤去除滤渣,得到滤液,再将滤液离心处理,分离得到上层液,即为淀粉酶解液,备用;
(6)称取氧化钙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静置陈化,待陈化完成后,用注射器吸取收集上层澄清液,量取氯化铵溶液装入烧瓶中,再向烧瓶中加入上层澄清液,密封烧瓶,在60~70℃下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备用;
(7)量取质量分数为2%硝酸银溶液装入带有搅拌器和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再向烧瓶中加入步骤(3)备用的抗菌剂载体,启动搅拌器,搅拌混合,得到悬浊液;
(8)通过滴液漏斗依次向上述悬浊液中滴加步骤(6)备用的反应液和步骤(5)备用的上层液,滴加完毕后,启动搅拌器,搅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喷雾干燥,所得干燥产物即为纳米银抗菌剂。
所述的中性蛋白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中性蛋白酶溶液的加入量为:每一千克螃蟹壳中加入一升中性蛋白酶溶液,酶解温度为40~50℃,酶解时间为4~6h。
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2mol/L,盐酸浓度为1.5mol/L。
所述的过筛粉末和多巴胺溶液的质量比为1:10,多巴胺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g/L。
步骤(4)中所述的葛根碎块和水的质量比为1:5,陈化时间为1~2天。
所述的α-淀粉酶和外切葡聚糖酶葛根淀粉浆的质量比为1:1:10,保温酶解温度为40~50℃,保温酶解时间为6~8h。
步骤(6)中所述的每1L去离子水中加入100g氧化钙,静置陈化时间为1~2天,氯化铵溶液的质量分数为70%,氯化铵溶液和上层澄清液的体积比为1:1。
步骤(7)中所述的每100mL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g抗菌剂载体。
步骤(7)中所述的悬浊液、反应液和上层液的体积比为2:1:2。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力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力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7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