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蓄水装置与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及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6664.9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韩锡发;陈港文;刘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恒辉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B3/02;E04H7/18;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523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蓄水 装置 海绵 城市 雨水 系统 施工工艺 | ||
1.一种地下蓄水装置,包括罐体(1)、连通于罐体(1)的进管(11)、出管(12),其特征是:还包括开设于罐体(1)用于人员进出的通孔(13)、设于罐体(1)内底呈条状的聚料槽(21),所述聚料槽(21)由罐体(1)内中心至外边沿层层叠合设置,内外相邻布置的聚料槽(21)之间形成防滑条(22);所述防滑条(22)呈朝内中心弯曲的弧线状;所述聚料槽(21)的内底下陷成锥面(2),所述防滑条(22)的截面沿罐体(1)的下方至上方逐渐缩小;所述罐体(1)的底部预埋有插杆(24),防滑条(22)包括连续拼接的防滑块(23),所述防滑块(23)与插杆(24)插固并且两者之间设有黏胶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聚料槽(21)连通呈同心的圆环状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聚料槽(21)彼此连通呈螺旋状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蓄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聚料槽(21)从内中心至外边沿交错布置。
5.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渗水层(51)、开设用渗水孔的支撑层(52)、与渗水孔相通的雨水管(53),其特征是:所述雨水管(53)的下方连通于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蓄水装置的进管(11),所述出管(12)上依次连通有水泵(54)与出水管(15),所述通孔(13)安装有连通于地面的管道(14),所述管道(14)弯折形成一个横向的保护管(1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下蓄水装置有两个,在前的罐体(1)的进管(11)连接雨水管(53),在后罐体(1)的出管(12)连通水泵(54);
在前的罐体(1)的出管(12)与后罐体(1)的进管(11)连通有溢水管(55);
所述管道(14)呈Z字形。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中海绵城市的雨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是:
第一步,基坑开挖与支护:首先确定开挖顺序和深度,然后分段分层有序下挖,挖成后进行修边与清底;然后根据施工要求搭建基坑支护,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
第二步,蓄水装置施工:
a、洞身开挖:将洞身自上而下分为上部与下部断面进行开挖;
b、开挖完成后,先进行临时喷砼施工,再进行系统锚杆安装、挂网及喷砼施工得到密封的罐体(1),罐体(1)地面浇筑呈锥形面,在锥形面上按预定的防滑条(22)形状用水泥固定防滑块;
c、预设溢水管(55)、管道(14)、出管(12)、进管(11)、水泵(54)、出水管(15),在罐体(1)中开设口子,溢水管(55)、管道(14)、出管(12)、进管(11)、出水管(15)连接至罐体(1);
d、填埋洞身,并做夯实处理;
第三步,基坑施工:
a、根据施工要求将基坑填埋至深度6.5-7 .6m处,在填埋过程中封堵雨水连接管,填埋完成后夯实基坑,清扫杂物;
b、预埋雨水管(53),控制雨水管(53)的安装位置,同时打开雨水连接管并将其与雨水管(53)相互连接;
c、在雨水管(53)的上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预留渗入孔,形成支撑用的混凝土层,并对其进行冲洗;
d、在混凝土层上铺设渗水层(51),用夯机夯实;
e,在混凝土层上填埋种植土,并在种植土上铺设生态砌块,预留大型植被种植区,大型植被种植区种植大型植被,在生态砌块内的口子中撒播小型植被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恒辉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恒辉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6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管束的捶打机
- 下一篇: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