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6592.8 | 申请日: | 2017-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学;付晓飞;柳少波;刘世瑞;方庆;刘海涛;陈广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恢复 断层 形成 演化 历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东部裂陷盆地普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相对较发育,且断裂在油气运聚成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野外、油田勘探开发实践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断层具有典型分段生长演化特征,表征断层生长特征的手段较多,但普遍侧重于静态研究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然而,断层生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经历3个阶段:孤立阶段、软连接(多条小断层侧列叠覆)阶段和硬连接(贯通型大断层)阶段。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生长阶段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如何定量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一直是难于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动态分析其与“有效烃灶”、“砂体展布规律”“圈闭有效性”和“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时空配置关系的关键问题。
如何从动态演化角度定量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成为降低勘探开发风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这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用于从动态演化角度定量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
步骤一、确定断层生长类型及分段生长点:
(1)以三维地震或构造图为基础,获取沿某一断层走向不同层位不同位置的坐标和上下盘切截点埋深数据;
(2)绘制断层的“三图”,三图为:断距-距离曲线图、断层面断距等值线图、沿断层走向地震剖面图,应用“三图”定量判别断层的生长类型及分段生长点;
步骤二、古断距恢复:
(1)基于权利要求步骤一获取的断距数据,制作断层断距-距离曲线;
(2)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开展断距回剥分析,从而获得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距-距离曲线;
步骤三、断层形成演化历史恢复:
(1)基于权利要求步骤二的断距回剥结果,明确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平面分布;
(2)依据不同时期断层平面分布结果,恢复断层的形成演化历史。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目前普遍侧重于静态研究断裂控藏作用,本发明可以更有效真实反映特定地质历史时期古断层的分布规律,避免仅从静态研究断裂控藏作用,从而有效降低油气勘探开发的风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2是断层形成演化及定量判别断层生长类型模式图;
图2A是分段生长断层形成演化模式图
图2B是不同演化阶段断距-距离曲线图;
图2C是不同演化阶段断层面断距等值线图;
图2D是不同演化阶段沿断层走向地震剖面图。
图3塔南凹陷边界断层“三图”定量判识断层生长类型及分段生长点实例。
图4是断距回剥方法对比分析图。
图5是南大港断层不同地层不同沉积时期断层形成演化宝塔图。
图6是冀中坳陷沙二段顶面王仙庄断层现今和成藏期断距-距离曲线与圈闭有效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我国裂陷盆地普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多期活动,在油气成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厘定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断层分布规律,明确断层形成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断层生长类型的厘定、古断层恢复及断层形成演化三方面研究。其意义在于,本发明研究成果为动态研究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基础。结合图1,这种恢复断层形成演化历史的方法具体如下:
1、确定断层生长类型及分段生长点
(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首先在步骤S101中,以三维地震资料或构造图为基础,获取沿某一断层走向不同地层不同位置坐标和上下盘切截点埋深数据;
(2)应用“三图”判别断层生长类型及分段生长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6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