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开式大齿轮变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5845.X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于慎君;雷晓娟;张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3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利超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开式大 齿轮 变形 方法 | ||
一种防止开式大齿轮变形的方法,通过利用起吊拉筋进行辅助,起吊拉筋减少了因拉筋和内腹板高温下自重下垂带来的缩口和锥口变形。只需对现有工装进行简单改造,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大齿圈,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变形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开式大齿轮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开式大齿圈作为大型回转窑、磨机等设备中的最关键的传动部件之一,负荷大,工作条件复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套产品的质量。开式大齿圈种类繁多,结构复杂,通常整圆分为两个半齿圈进行热处理。按照传统工艺,半齿圈采用的是正火热处理工艺,但正火处理硬度低,大模数齿圈难以满足设计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调质热处理工艺,调质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效率高、提升材料性能(减轻齿轮重量)、改善齿圈硬度衰减、增加装炉量等多项优势。
开式大齿圈的调质工艺并不成熟,调质过程需要利用工装辅具起吊,大齿圈在高温状态下起吊易造成齿圈变形;另外大齿圈入冷却介质后不同截面处冷速差别大,同样会引起变形。变形一般分为锥口、缩口、张口及翘曲四种方式,变形后会导致齿圈轮缘壁厚减薄、内腹板偏心、结合面连接孔错位及外圆面不够加工等质量问题,变形后矫正难度较大,且严重影响生产周期及产品质量。
为了减少返修焊补和后续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形,半齿圈通常放置拉筋,增加拉筋后半齿圈张口与翘曲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但缩口及锥口变形依然严重。对生产的84台份的半齿圈进行了数据跟踪,热处理后未去除拉筋时对半齿圈的开口尺寸进行测量,其平均缩口量(上下端面缩口量的平均值)及锥口量,随着半齿圈外圆直径的增加,其锥口、缩口量均呈增大趋势;其中6500mm-8000mm的齿圈锥、缩口量一般在5mm左右,最大可达到15mm以上;而大于8000mm的齿圈,其锥、缩口量都在10mm左右,最大达到近30mm。
对发生缩口与锥口变形的半齿圈拉筋的平直度进行测量发现,其拉筋呈弧形下弯趋势,该问题主要由2种原因导致,第1种原因:拉筋的尺寸通常为200mm×200mm的结构,在高温起吊过程中自重下垂会导致齿圈缩口与锥口变形;另外加热与冷却过程中,拉筋4面传热。在调质加热过程中,相对于半齿圈的内腹板与轮缘处,拉筋受其它部位影响少,温度升高的快,膨胀量大,由于受到轮缘的拘束,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塑形变形;冷却过程中,由于拉筋散热要比轮缘快的多,因而在拉筋快速冷却收缩时,轮缘还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温度高而强度低,在拉筋的拉力下发生塑形变形,从而形成缩口趋势。第2种原因:由于半齿圈起吊时支撑点在外轮缘,而在入油前零件温度在800℃以上,自身强度比较低,内腹板存在的自重使得外轮缘面发生倾斜,上端面向里倒,下端面向外倒,通常8000mm以上的齿圈拱顶附近倾斜量在5-12mm。
上述2种原因导致热处理后半齿圈拱顶附近轮缘壁厚减薄或者非加工面偏离中心线,其中起吊过程中的拉筋自重导致的锥缩口变形是开式大齿圈变形的超差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开式大齿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热处理后半齿圈拱顶附近轮缘壁厚减薄或者非加工面偏离中心线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开式大齿轮变形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止开式大齿轮变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加工的开式大齿轮分为两瓣并叠放在一起,在叠放后的开式大齿轮轮缘上确定N个吊点,N个吊点中靠近结合面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吊点,剩余N-2个吊点均匀分布在轮缘上,吊点处均连接有吊钩,吊钩对开式大齿轮施加竖直方向作用力,具体来讲就是吊点位置可以根据大齿圈尺寸进行调整,保证吊钩尽量竖直,减少水平分力带来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8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