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5802.1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意文;王日;汪秋雨;程圣杰;韩亚丽;简志超;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3/44;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铅冰铜中铅 选择性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将破碎研磨过100目筛后的铅冰铜和强碱性溶液加入至一深筒型反应器中,于常压下鼓入氧化性气体进行氧化浸出,得到脱铅渣和脱铅液,实现铅冰铜中铅的选择性分离。脱铅渣为优质铜精矿,脱铅液用含硫酸根离子的酸性液调节至pH≤7,固液分离后得到铅精矿和沉铅后液,沉铅后液送其它有价元素回收。与其它铅冰铜处理工艺相比,本发明方法的铜铅分离效果好,流程短,而且全部在常压下操作,对设备要求低,容易实施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色金属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铅冰铜是PbS、Cu2S、FeS等硫化物组成的共熔体,可通过火法、半湿法或全湿法工艺进行处理。火法工艺将破碎后的铅冰铜与纯碱、焦炭混合后置于熔炼炉中加热,得到熔融体,熔融体保温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分层得到冰铜和粗铅,再分别排出收集(专利CN106011497.A),火法工艺存在铜铅分离不完全、环境污染严重、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等问题;半湿法工艺先将铅冰铜低温焙烧,焙烧渣再用硫酸浸出得到硫酸铜和硫酸铅(论文“铅冰铜氧化和酸浸制硫酸铜的研究, 福建化工, 1994, (2), 12~16”),该工艺存在低浓度SO2难以回收利用、腐蚀性大、能耗高等问题;全湿法工艺则一般是在硫酸介质中用氧化剂将铅冰铜中铜浸出,得到含硫酸铜的浸出液和含硫酸铅的浸出渣(专利CN101225476.B、专利CN102994744.B、专利CN104017991.A),全湿法工艺目前尚存在操作复杂,设备投入大,铜浸出率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铅分离效果好,流程短,而且全部在常压下操作,对设备要求低,容易实施工业应用的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破碎研磨过100目筛后的铅冰铜与强碱性溶液加入至一深筒型反应器中,开启搅拌,保持转速在100r/min以上,然后在常压在的一定温度下鼓入氧化性气体进行氧化浸出,浸出为时间2.0~8.0h,氧化性气体为工业氧或压缩空气,氧化浸出完成后固液分离,得脱铅渣和脱铅液,脱铅渣为铜精矿,脱铅液用含硫酸根离子的酸性液调节至pH≤7,固液分离后得到铅精矿和沉铅后液,沉铅后液送其它有价元素回收。
进一步,所述氧化浸出液固比为4.0~20.0:1,温度为70~90℃。
进一步,所述强碱性溶液为含量为70~1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所述含硫酸根离子的酸性液为硫酸、制硫酸时所产废酸、废锌电积液或废铜电解液。
进一步,所述铅冰铜中99%以上的铅被浸出,99%以上的铜留于浸出渣中,浸出渣中铅含量小于2.0%。
与其它铅冰铜处理工艺,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和突出优点在于:
1)铜铅分离效果好,铅冰铜中99%以上的铅被浸出,99%以上的铜留于浸出渣中,浸出渣中铅含量小于2.0%。
2)流程短,铅冰铜经过一步常压氧化浸出就实现了铜铅高效分离;
3)全部是常压,设备投入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发明一种将铅冰铜中铅选择性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未经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无氨开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房车用的灯驱动安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