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的封堵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5317.4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贾海云;苏坤雄;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成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管 外科手术 封堵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的封堵器械。
背景技术:
血管外科是一门有关人体的血管循环系统,包括动脉和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专科。现代的血管外科范围非常广,全身的血管,除了脑部的血管(属于神经外科)和心脏上的血管(属于心脏外科)以外,可以说都属于血管外科照顾的范围。
血管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每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会有血管病变,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有颈动脉狭窄及阻塞、胸或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肾动脉狭窄、上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静脉曲张或静脉栓塞、血管畸形等等。
血管外科疾病一般都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对病变血管进行疏通和治疗,在血管外科手术时,由于手术过程中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或大出血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出现这种问题,传统的方式都是通过医用纱布或医用棉吸取,再通过冲洗的方式进行清除,然而这种方式,止血速度较慢,止血效果差,并不适合大出血问题,而且由于手术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很多医生在长期耗时耗力的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忘记将医用纱布和医用棉从患者的体内取出,很多媒体经常报道,某些医院,常常将医用纱布、医用棉遗忘在患者体内,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的封堵器械,通过该装置,能够在血管外科手术时,将破裂血管流出的血液及时堵住并清洗,安全高效,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避免了手术结束后,医用纱布以及医用棉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出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的封堵器械,包括封堵器和设置在封堵器内部的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器还包括管状外壳、活动支脚和固定轴套,所述活动支脚设置在管状外壳的底部,通过活动铰链与管状外壳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套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管状外壳的内部下方;
所述管状外壳的顶端端口设置螺口;
所述活动支脚的内壁分别设置扣接口;
所述封堵机构还包括封堵管、封堵连杆、活动轴套,所述封堵管穿过封堵器的管状外壳螺口设置在封堵外壳的内部,所述封堵连杆上端与封堵管底部的活动轴套扣接,下端与活动支脚的扣接口扣接固定;
所述封堵管的顶部设置手柄,封堵管的上部和下部的外侧分别设置螺纹,通过转动手柄,封堵管与封堵器内部的固定轴套配合上下移动,保证封堵管在管状外壳内部的上下活动。
所述封堵管为内空结构,内部还设置导流管,通过导流管将血管中的流出的污血导出,避免残留在患者体内,发生感染。
所述活动轴套的外侧两端设置扣接口,通过扣接口与封堵连杆的上端扣接固定;
所述封堵连杆外壁环绕设置多道螺丝槽,两端设置固定钩,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固定钩与活动轴套扣接固定,通过螺丝槽,缠绕固定多层医用纱布,进行止血堵血,同时,当封堵连杆下压,可压住出血血管或者伤口,避免血管大面积出血。
在进行实际的血管外科手术时,封堵器的活动支脚为闭合状态,先将闭合状态的封堵器下放至血管上方,通过转动封堵管的手柄,封堵管在管状外壳内部缓缓下方,封堵连杆张开,活动支脚随之张开,将血管两侧的其他血管或者皮肉分开,避免对需要做手术的血管造成压迫或阻碍,保证手术的顺利,通过通过封堵管内部的导流管将污血导出,通过封堵连杆外部缠绕的医用纱布将破裂血管堵住,避免大面积出血,如果堵得效果不好,可继续转动手柄,增加封堵连杆的压力,将破裂血管流出的血液及时堵住并清洗,保证封堵血管流血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装置,能够在血管外科手术时,将破裂血管流出的血液及时堵住并清洗,安全高效,提高了手术效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避免了手术结束后,医用纱布以及医用棉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活动支脚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支脚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封堵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成,未经刘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