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顶管施工的触变泥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5240.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11/7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施工 泥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建施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触变泥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地下工程的发展,目前地下隧道多采用盾构顶管机进行施工。如何减小顶管管节和地层之间的摩擦力,成为顶管隧道施工的关键。为此在顶管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注入触变泥浆,其作用有三:第一,将顶进管道与土体之间的干摩擦转变为液体摩擦,减小顶进阻力;第二,填补管道与土体之间产生的空隙;第三,在注浆压力下,减小土体变形,使管洞结构稳定,防止坍塌。现有的触变泥浆所能起到的减阻作用小,导致顶进施工困难,耗费工时,并且不能形成优质的泥皮支撑土体,造成土体坍塌路面下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泥浆减阻作用小、不能形成优质的泥皮支撑土体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顶管施工的触变泥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于顶管施工的触变泥浆,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膨润土200份~300份,柠檬酸10份~40份,硫酸铝20份~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0份~50份,烷基苯磺酸钠50份~70份,水1500份~2000份,石膏20份~50份。
本发明优选地,按重量份计,上述原料还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0份~80份。
本发明优选地,按重量份计,上述原料还包括聚丙烯酰胺5份~10份。
本发明优选地,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膨润土250份,柠檬酸20份,硫酸铝5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0份,烷基苯磺酸钠50份,水2000份,石膏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0份,聚丙烯酰胺8份。
本发明优选地,上述膨润土为钙基膨润土。
用于顶管施工的触变泥浆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S1.将上述膨润土放入搅拌容器中,加水搅拌均匀;
S2.将上述柠檬酸、上述硫酸铝、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上述烷基苯磺酸钠、上述石膏放入搅拌容器,混合搅拌均匀;
S3.将混合物静置20小时~24小时后即得成品。
本发明优选地,上述步骤S2中还加入上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优选地,上述步骤S2中还加入上述聚丙烯酰胺。
钙基膨润土具有高度凝胶效率,黏度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增稠性、抗沉淀性,能够建立良好的触变性和防流挂性,提高触变泥浆的粘结作用和支撑土体的能力。硫酸铝、聚丙烯酰胺等作为絮凝剂,与钙基膨润土发生吸附作用,起到良好的减阻作用,有助于促进顶管的顶进能力。柠檬酸作为缓凝剂,能够提高触变泥浆的粘附作用,进一步提高减阻作用。烷基苯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作为乳化剂,能够提高触变泥浆的流动性。
本发明至少能够达到一项以下有益效果:
1.对顶管顶进作业起到良好的减阻作用;
2.能够对土体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防止坍塌;
3.成本低廉,适于向市场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钙基膨润土250份,柠檬酸20份,硫酸铝5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0份,烷基苯磺酸钠50份,水2000份,石膏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0份,聚丙烯酰胺8份。
步骤包括:
S1.将上述膨润土放入搅拌容器中,加水搅拌均匀;
S2.将上述柠檬酸、上述硫酸铝、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上述烷基苯磺酸钠、上述石膏放入搅拌容器,混合搅拌均匀;
S3.将混合物静置24小时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2
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钙基膨润土200份,柠檬酸10份,硫酸铝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0份,烷基苯磺酸钠50份,水1500份,石膏2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0份,聚丙烯酰胺5份。
步骤包括:
S1.将上述膨润土放入搅拌容器中,加水搅拌均匀;
S2.将上述柠檬酸、上述硫酸铝、上述羧甲基纤维素钠、上述烷基苯磺酸钠、上述石膏放入搅拌容器,混合搅拌均匀;
S3.将混合物静置20小时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3
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钙基膨润土300份,柠檬酸40份,硫酸铝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0份,烷基苯磺酸钠70份,水2000份,石膏5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80份,聚丙烯酰胺10份。
步骤包括:
S1.将上述膨润土放入搅拌容器中,加水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玉雄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5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强高保水粉煤灰高水材料
- 下一篇:蒸压砖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