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倍体甘草的繁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3657.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芳;魏牧;王元龙;康生福;周星星;金鑫;刘维尔;周永胜;张文杰;王国平;才让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元龙 |
主分类号: | A01H1/08 | 分类号: | A01H1/08;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7000 甘肃省甘南藏***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草 二倍体 同源四倍体 三倍体 倍体 转育 繁育 杂交 遗传育种 秋水仙 | ||
本发明公开了三倍体甘草的繁育技术。其特征在于该项技术用遗传育种的方式,将现有二倍体甘草利用秋水仙素诱变成同源四倍体,然后与二倍体甘草杂交,转育成三倍体甘草,使其药用部分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包括1、将现有二倍体甘草诱变成同源四倍体;2、然后将同源四倍体甘草与二倍体甘草杂交,转育成三倍体甘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扩繁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三倍体甘草的繁育技术。
背景技术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中药材的利用和发展以进入现代化阶段,大宗常用中药材基本都实现人工种植(养殖),甘草在甘肃岷县周围已有18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多年种植,品种退化,病虫害较多,种植过程使用大量高毒的化肥和农药,使药材质量下降或有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健康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中医药、保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非常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和科技惠农,中药材的需求量在急速增加,药农亟待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同时对中药材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健康和市场就提出了改良品种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印度。人工诱变育种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品种、改善质量、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育成的三倍体丹参单株最高产量超过2000克,而目前国内种植的二倍体丹参单株药材产量平均仅有200至300克,产量提高7-10倍。日本成功培育的甘菊四倍体品种,其甘菊环酯含量是二倍体的1.2倍,花体积是二倍体的2.3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人工繁育的三倍体植物是三倍体无子西瓜。
三倍体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的巨型性,抗逆性强,可利用的成份含量高等特性,这正是药材的优质、高产育种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药用植物的三倍体育种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增产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倍体甘草的繁育技术,用遗传育种的方式,繁育出高于其祖先的三倍体甘草。具体为将现有二倍体甘草利用秋水仙素诱变成同源四倍体,然后与来自不同地区野生或栽培的二倍体甘草杂交,转育成三倍体甘草,使其药用部分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以便于发展道地主产区中药材甘草的种植,使其保持了道地性,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高质量的甘草药材,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1、利用秋水仙素进行人工诱变。秋水仙素是一种微管解聚剂,常用于诱发植物染色体加倍。但各种植物和不同组织中的微管蛋白与秋水仙素结合能力不同,因此处理时要注意掌握秋水仙素的浓度。本研究用于甘草染色体加倍的适宜的秋水仙素诱变浓度10~30%。
2、诱变出四倍体甘草。用上述浓度的秋水仙素与甘草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接触时,首先与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结合,从而阻断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并引起原有微管解聚,使细胞中与微管相关的功能受到阻碍和丧失,不能形成纺锤丝,阻碍了中期以后的细胞分裂进程。当秋水仙素被洗掉,细胞恢复正常分裂功能后,染色体数目增加了1倍,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核,培育出四倍体甘草。
3、获得三倍体甘草植株。通过四倍体甘草和二倍体甘草杂交,获得三倍体甘草植株。三倍体植株的同源染色体为三组,在进行减数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无法完成均衡分配,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结果,导致形成染色体数目极不均衡的配子,造成生殖细胞的高度败育,产生无籽现象。
4、选择出理想的三倍体甘草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元龙,未经王元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