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2648.2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樊尚春;石福涛;邢维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7 | 分类号: | G01P15/09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动 石墨 谐振 加速度 传感器 | ||
1.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包括基底(1)、敏感质量板(2)、绝缘层一(3)、绝缘层二(4)、激励电极对一(5)、石墨烯谐振梁一(6)、石墨烯谐振梁二(7)、绝缘层三(8)、激励电极对二(9)和真空罩(10),其特征在于:在基底(1)上刻蚀出环形凹槽,形成基底上的矩形凸台;基底(1)矩形凸台上表面中间覆盖绝缘层一(3);刻蚀敏感质量板(2),形成沿质量板轴向对称分布的敏感质量块、U型薄板结构支撑梁以及两个石墨烯梁放置凹槽;敏感质量板(2)固定于基底(1)上方,且其框架内侧与基底凹槽外侧齐平;敏感质量板(2)中两个石墨烯梁放置凹槽上表面分别覆盖绝缘层二(4)和绝缘层三(8);石墨烯谐振梁一(6)两端分别吸附在绝缘层一(3)和绝缘层二(4),石墨烯谐振梁二(7)两端分别吸附在绝缘层一(3)和绝缘层三(8),从而形成两个双端固支谐振梁;石墨烯谐振梁一(6)上和石墨烯谐振梁二(7)上分别放置激励电极对一(5)和激励电极对二(9),用于激励谐振梁处于谐振状态;真空罩(10)固定于基底(1)上,其上凹槽内侧与敏感质量板(2)框架外侧齐平,从而完成对加速度传感器的封闭;被测加速度通过敏感质量板(2)转换为集中力,导致具有U型薄板结构支撑梁的质量块产生轴向微小的位移量,同时带动双端固支石墨烯谐振梁一(6)、石墨烯谐振梁二(7)的一端产生位移,从而引起石墨烯谐振梁轴向应力的变化,轴向的两个石墨烯谐振梁工作于差动模式,轴向加速度引起石墨烯轴向应力变化,一个石墨烯谐振梁轴向应力增大,谐振频率增加,同时另一个石墨烯谐振梁轴向应力减小,谐振频率降低,通过对两个石墨烯谐振梁谐振频率的检测,即可表征被测加速度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1)与敏感质量板(2)材料相同,两者构成加速度传感器的主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一(3)、绝缘层二(4)、绝缘层三(8)可通过基底(1)材料热生长氧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形成,绝缘层一(3)、绝缘层二(4)、绝缘层三(8)厚度一致,且不大于敏感质量板(2)厚度的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谐振梁一(6)和石墨烯谐振梁二(7)的材料、几何尺寸一致,厚度为单层或多层石墨烯,长度与宽度远远大于其厚度,长宽比不小于5,沿敏感质量板(2)轴向方向放置,且处于真空环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谐振梁一(6)和石墨烯谐振梁二(7)均采用电学激励方式,激励电极对一(5)和激励电极对二(9)配有外部连接电路;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1)和敏感质量板(2)材料可采用单晶硅或碳,绝缘层一(3)、绝缘层二(4)、绝缘层三(8)可采用二氧化硅或氮化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动式石墨烯谐振梁加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质量板(2)上四个U型薄板结构支撑梁几何尺寸一致,单侧数量可为二或二的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6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压成型的无甲醛石塑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生态板饰面用负离子浸渍集成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