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32341.2 申请日: 2017-05-11
公开(公告)号: CN107831102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6
发明(设计)人: 张红欣;刘月田;闵令元;孟小海;陈霆;张民;周静;李新;范菲;孙强;李培伦;刘研卿;杨伟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N15/08 分类号: G01N15/08;G01N1/36
代理公司: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代理人: 崔晓艳
地址: 257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模拟 油藏 岩石 颗粒 粗糙 上水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包括:

步骤1,在暗室中,在一组铬版条上光刻小圆,模拟岩石孔隙;

步骤2,配好一定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将光刻后的铬版条依次放入溶液中进行腐蚀,每块铬版条的腐蚀时间不同;

步骤3,在腐蚀好的铬版条上盖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条,放入电阻炉中,按温度从低到高逐步升温,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烧结出试制模型;

步骤4,将烧结出的圆形孔隙切割成两半,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圆形孔隙的剖面形状,选择具有倒梯形剖面的模型,将其腐蚀时间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腐蚀时间;

步骤5,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按摸索出的合适温度进行烧结;

步骤6,用制作的模型进行饱和水和油驱水实验,观察颗粒边缘的水膜形成过程;

在步骤1中,在暗室中,将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所用的铬版,用玻璃刀切割成1.5cm宽的长条形;然后通过光化学刻蚀技术,在每一个铬版条中心线上刻出一个系列直径约1毫米的圆,光刻后,圆内的抗蚀保护膜被去除,圆外的抗蚀保护膜完好;

在步骤2中,氢氟酸溶液的浓度在30%-50%之间,根据实验条件确定,不同铬版条的腐蚀时间差值为2秒到10秒之间,视酸的浓度、铬版玻璃的材质而定;第1块铬版条腐蚀5秒钟后取出,立即放入大量蒸馏水中清洗;然后放入第2块铬版条腐蚀10秒钟后取出清洗;同法,将其它铬版条也依次进行腐蚀,每次腐蚀时间增加5秒钟;

在步骤3中,按温度从500℃开始,逐步升温,温度不超过600℃,摸索合适的烧结温度,最终确定的烧结温度与铬版玻璃和上盖板玻璃的材质、电阻炉的特性因素有关;通过由低到高不断地升温摸索,找出能使两块玻璃的接触面处于微熔状态,从而使它们接触到的部分融合在一起的温度点,作为制作正式模型的烧结温度;

在步骤4中,将每一个烧结出来的试制模型,都沿其圆形中心线用玻璃刀切割成两半,放到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试制模型上圆形的纵剖面形状,选择剖面形状呈现倒梯形的试制模型,当在圆形剖面的边缘形成一个尖角,则这个铬版条在氢氟酸中腐蚀时所对应的腐蚀时间,就是下一步制作孔隙网络玻璃模型的腐蚀时间;

在步骤5中,从岩心的铸体薄片上拍摄其孔隙网络图像,并在图像适当的位置增加注入和采出通道,制作出实验模型的完整底版,按步骤1的方法在铬版上光刻孔隙网络模型底版,按步骤4确定的腐蚀时间,放入步骤2所配的氢氟酸中进行腐蚀,用步骤3所用的电阻炉和确定的温度进行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油驱水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用所制作的模型进行实验时,先将模型抽真空饱和水,然后选择去除了活性成分的白油进行油驱水,这时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油驱水过程中,在颗粒的边缘会形成一层水膜,随着注入油量的增加,水膜厚度不断变薄,最后几乎看不到水膜,但增加显微镜放大倍数后,仍可在颗粒边缘观察到清晰的水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6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观察水驱油时水膜的变化规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水驱油时,注入速度要平稳,油水前缘的推进速度要缓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油藏岩石颗粒粗糙面上水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水驱油的步骤中,在模型饱和好油之后,进行水驱油过程,在显微镜下会发现,注入水会沿着水膜向前推进,水膜不断变厚,形成水流通道,这与天然岩心颗粒粗糙面上的水膜作用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3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