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治疗肿瘤的药物化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0644.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杜剑平;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剑平 |
主分类号: | C07C279/26 | 分类号: | C07C279/26;C07C53/16;C07C69/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治疗 肿瘤 药物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2-(乙酰氧基)苯甲酸二甲双胍,以及它们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内科治疗恶性肿瘤的2类方案,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也会对病人各个组织和器官产生比较严重的毒副反应,相对而言,分子靶向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对病人各个组织和器官的伤害要小许多,但是分子靶向治疗能够起效的靶肿瘤细胞,必须有特定的位点,而且研制新型分子靶向药物费用动则以十亿美元计,随之而来的是治疗费用的大幅度攀升,对于一些缺乏靶点(或目前还未发现靶点)的肿瘤细胞则毫无疗效。因此,开发“老药”达到“新用”是当前提高肿瘤疗效的捷径。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某些经典的老药,如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具有延长某些类型肿瘤病人生存期的作用,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卵巢癌细胞的生长。二氯乙酸能促进细胞有氧代谢,改善肿瘤的糖酵解,同时研究也发现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凋亡的作用。最近的基础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二氯乙酸具有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二氯乙酸生物利用率较低,联合用药时二氯乙酸需要较高的浓度,我们的研究发现,将二甲双胍与二氯乙酸有机合成为新型化合物结晶二氯乙酸二甲双胍,该结晶能提高肿瘤细胞吸收二氯乙酸,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强于二甲双胍联合二氯乙酸。我们设计的新化合物结晶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同样,作为一种经典药物,2-(乙酰氧基)苯甲酸(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和解热镇痛药物,因此,该药主要运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和缓解炎性反应导致的机体发热和疼痛症状。最近的研究发现:2-(乙酰氧基)苯甲酸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还具有降低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为盐酸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具有阳离子的特性,盐酸作为二甲双胍的稳定剂存在,而二氯乙酸和2-(乙酰氧基)苯甲酸(阿司匹林)理论上可作为二氯乙酸的稳定剂取代盐酸,并且与二甲双胍协同发挥联合治疗作用。目前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合成是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其中,第1种合成方法如图1所示,第2种合成方法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药用价值的新的化合物——二氯乙酸二甲双胍或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二甲双胍,以便为人类治疗肿瘤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途径。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下面式(Ⅰ)或式(Ⅱ) 或式(Ⅲ)所示的化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方面的用途。
本发明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由式(Ⅰ)或式(Ⅱ)表示,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二甲双胍由式(Ⅲ)表示:
结构式为Ⅰ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且分子式为C6H13Cl2N5O2,分子量为258.11;
(Ⅰ)
结构式为Ⅱ的对二氯乙酸二甲双胍,且分子式为C8H15Cl4N5O4,分子量为387.05;
(Ⅱ)
结构式为Ⅲ的对2-(乙酰氧基)苯甲酸二甲双胍,且分子式为C13H19N5O4,分子量为309.32。
(Ⅲ)
发明人发现本发明化合物对肿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二甲双胍与二氯乙酸化合后,①二甲双胍可作为二氯乙酸的载体,增加二氯乙酸的生物利用率,减少2药联合使用时二氯乙酸的剂量,②同样剂量的该化合物的治疗作用大于同样剂量的2药联合治疗作用,相当于减少了药物剂量,③方便病人服用,一粒药丸等于二粒不同的药丸,④本药是一类高效无毒抗肿瘤药物,⑤合成的药物扩大了治疗肿瘤类型。二甲双胍与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合后,同样有以上5点优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目前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的第1种合成方法的合成过程。
图2是目前的二氯乙酸二甲双胍的第2种合成方法的合成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剑平,未经杜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6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