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152.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淑彬;陈玉红;曲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2 | 分类号: | C22C33/02;B22F3/105;B22F1/00;B33Y1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屈服 不锈钢 残余奥氏体 打印 熔化 分解 晶粒 打印过程 粉末颗粒 激光作用 弥散强化 综合作用 淬透性 第二相 形核剂 固溶 球磨 细化 附着 制备 | ||
1.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D打印方式分为粉床式激光打印和送粉式堆积打印两种,打印前17-4PH不锈钢粉末中添加适量TiB2颗粒,并通过球磨使之附着在17-4PH不锈钢粉末的表面,然后进行打印制备;TiB2的加入量控制在总质量的3%到10%范围内,TiB2的粒度控制在5微米以下,球磨的转速为160-300转/分钟,球磨时间30-60分钟;
3D打印过程中采用氮气气氛,在打印过程中,TiB2熔化分解成Ti元素和B元素,Ti元素与氮气氛反应生成TiN颗粒,生成的TiN一方面作为形核剂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作为第二相进行弥散强化,而分解产生的B元素则部分固溶到基体中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减少残余奥氏体的含量,从而最终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
2.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送粉式堆积打印方式,打印粒度控制在30-80微米范围内,打印过程采用氮气气氛保护,激光功率控制在700-1000W,扫描速度控制在700-850mm/min,激光光斑直径控制在1-1.5mm,送粉速率5-10g/min。
3.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3D打印17-4PH不锈钢屈服强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粉床式激光打印方式,打印粒度控制在50微米以下,气氛采用氮气气氛,激光功率控制在200-250W范围内,扫描速度700-730mm/s,激光直径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1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细晶纯钛棒线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纸张生产控制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