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和流动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0116.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华;许伟;段瑞;刘震宇;夏少青;杨良瑾;吴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B01J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反应器 催化剂 导流 支撑 格栅 流动 | ||
1.一种用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特征在于,该导流式支撑格栅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其包括沿径向设置的分布筒(1-1)、支撑条(1-2)、接触筒(1-3),以及端部的连接环板(1-6),所述分布筒(1-1)与接触筒(1-3)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条(1-2)位于分布筒(1-1)与接触筒(1-3)之间,所述接触筒(1-3)与催化剂床层(3)相邻,
所述接触筒(1-3)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圈通道孔(1-7),且在其与催化剂床层(3)相邻的侧面上、在每圈通道孔(1-7)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1-4),所述导流板(1-4)为圆弧形罩状结构,其凸面直接接触催化剂床层(3),凹面朝向所述接触筒(1-3);
相邻两层导流板(1-4)之间连接有多块支撑筋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相邻两圈通道孔(1-7)的轴向间距H与相邻两层导流板(1-4)的轴向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导流板(1-4)在轴线方向的投影长度L与相邻两圈通道孔(1-7)的轴向间距H的比值为0.7~1.2,所述导流板(1-4)的包角α不大于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导流板(1-4)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排气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支撑条(1-2)位于所述接触筒(1-3)的每圈通道孔(1-7)的上方,并焊接于所述分布筒(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分布筒(1-1)由V型丝网构成,所述V型丝网的尖角朝向催化剂床层(3),嵌入所述支撑条(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分布筒(1-1)为设置有分布孔(1-9)的圆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其中,所述连接环板(1-6)为圆环形平板,与所述分布筒(1-1)和接触筒(1-3)的端部垂直相接,将导流式支撑格栅的端部封闭。
9.一种流动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流动床反应器包括内筒格栅(1)、外筒格栅(2)、壳体(4)、进口管(6)、气体分布器(7)、出口管(5)、催化剂进料管(9)和催化剂出料管(10),
所述壳体(4)、外筒格栅(2)和内筒格栅(1)沿径向依次嵌套设置,并通过所述壳体(4)内侧壁和/或底部设置的支座(8)对所述内筒格栅(1)和外筒格栅(2)进行支撑连接,所述进口管(6)设置于所述壳体(4)的底部,所述气体分布器(7)位于所述进口管(6)的上方,其轴线与所述内筒格栅(1)、外筒格栅(2)和壳体(4)的轴线重合,所述出口管(5)设置在所述壳体(4)的顶部或侧部,所述催化剂床层(3)设置在所述内筒格栅(1)与外筒格栅(2)之间,所述催化剂进料管(9)和催化剂出料管(10)分别位于所述催化剂床层(3)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所述内筒格栅(1)和/或外筒格栅(2)为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流式支撑格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01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塑料炼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釜内合成聚合引发剂的进料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