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9800.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章军辉;张佩中;章长庆;张黎明;付宗杰;李庆;陈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况 适应 策略 acc 决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自动驾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车辆的各方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达到半自动化驾驶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作为一种先进的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旨在缓解驾驶疲劳,提升驾乘舒适性与安全性。然而对于ACC自适应巡航控制中ACC决策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ACC系统往往只是通过ACC控制器的一个较大的工作域进行控制,也就是ACC系统只存在一种ACC工作模式,不能根据不同的工况状况选择对应的ACC工作模式进行控制,不能满足熟练驾驶群体的跟车习惯。因此,如何通过每种工况下代价函数中诸如追踪性、燃油性、舒适性、安全性等各性能指标的约束空间的差异性,并结合熟练驾驶群体的日常驾乘习惯,设计出不同ACC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域不同的ACC控制器,使得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相应的ACC工作模式,使用更加适合该工况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进行控制,提高用户的体验度,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方法及系统,以通过对ACC控制器的工作域的改变,设计出多种ACC工作模式,使得在不同的工况下通过更加适合该工况的ACC工作模式进行控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方法,包括:
获取前车的工况信息;
根据所述工况信息,选择相应的ACC工作模式;其中,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不同。
可选的,所述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不同,包括:
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和/或松弛度不同。
可选的,所述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和/或松弛度不同,包括:
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和/或松弛度和/或性能指标的权重不同。
可选的,所述获取前车的工况信息,包括:
获取本车与所述前车间的相对数据;其中,所述相对数据包括相对距离数据和相对速度数据;
对所述相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工况信息。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相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
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对所述相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可选的,所述获取本车与所述前车间的相对数据,包括:
通过毫米波雷达实时获取所述相对数据。
可选的,所述工况信息具体为:稳态跟随工况、瞬态急加速工况、瞬态急减速工况或组合跟随工况。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系统,包括:
工况模块,用于获取前车的工况信息;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况信息,选择相应的ACC工作模式;其中,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不同。
可选的,所述工况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本车与所述前车间的相对数据;其中,所述相对数据包括相对距离数据和相对速度数据;
工况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相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所述工况信息。
可选的,所述工况模块,还包括:
预处理子模块,用于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对所述相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工况适应策略的ACC决策方法,包括:获取工况信息;根据所述工况信息,选择相应的ACC工作模式;其中,每个所述ACC工作模式对应的ACC控制器的工作域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未经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昆山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麦克纳姆轮WIFI视频智能小车
- 下一篇:无人搬运车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