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过程应力冻结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9744.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鞠杨;刘鹏;徐志民;刘红彬;杨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件 压裂 冻结 泵送系统 加载系统 三轴伺服 实验装置 温控系统 压裂体 光敏 温箱 降温处理 透明显示 温度梯度 演化规律 直观观测 输出端 应力场 加载 预设 裂缝 打印 施加 透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裂过程应力冻结实验装置,通过温控系统对设置于其温箱中的试件根据光敏曲线按照预设温度梯度进行相应温度控制下的升温和降温处理,以实现对于试件的应力冻结;通过真三轴伺服加载系统对试件进行固定和施加相应的压力;再通过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温箱中的压裂体泵送系统对试件进行相应的压裂实验;由于试件为通过3D打印机打印得到的透明光敏模型,结合真三轴伺服加载系统的应力加载、温控系统精确温度控制下的应力冻结实验以及压裂体泵送系统的压裂实验,可实现对于压裂过程中复杂缝网起裂扩展时裂缝尖端应力场演化规律的直观观测和透明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力冻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裂过程应力冻结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非常规储层岩石介质压裂过程中的裂缝演化规律是一个“黑箱”问题。因此,现有实验室对于各种相态压裂介质的压裂过程研究,大多处于对于压裂后形成的缝网展布特征的定性分析上,难以直观显示和准确描述对压裂缝网起裂和扩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应力场演化过程。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定量分析裂缝扩展过程中应力场的分布演化规律的方案,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数值模拟中需要对几何模型、边界条件、网格模型、单元接触与分离、材料参数、本构关系、开裂与破坏准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简化,这些简化处理以及计算规模、计算效率等问题都会对压裂应力场的计算精度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由于实验方法及测试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数值模拟结果缺乏实验验证,数值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广泛争议,工程现场难以直接应用。
因此,当前亟需一种实验装置,能够实现对于压裂过程中复杂缝网起裂扩展时裂缝尖端应力场演化规律的直观观测和透明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裂过程应力冻结实验装置,以实现对于压裂过程中复杂缝网起裂扩展时裂缝尖端应力场演化规律的直观观测和透明显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裂过程应力冻结实验装置,包括:
温控系统,包括温箱,用于对设置于所述温箱中的试件根据光敏曲线按照预设温度梯度进行相应的升温和降温处理,以实现对于所述试件的应力冻结;所述试件为通过3D打印机打印得到的透明光敏模型;所述光敏曲线为所述光敏模型的光敏曲线;
真三轴伺服加载系统,用于对所述试件进行固定和施加相应的压力;
压裂体泵送系统,输出端设置于所述温箱中,用于对所述试件进行相应的压裂实验。
优选的,所述温箱包括:多孔盖板、密封组件及五个开孔温箱壁;其中:
所述多孔盖板和所述五个开孔温箱壁上均设置有活塞杆入口;
所述多孔盖板上设置有两个循环风入口。
优选的,所述温控系统还包括:热源控制系统、直接加热装置、环境加热装置、冷却控制系统、冷却装置及温度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热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直接加热装置和所述环境加热装置工作;
所述冷却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工作。
优选的,所述直接加热装置包括:六个电加热管和六个加热背板;
所述环境加热装置包括:一个热风机;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六个冷却管;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至少六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电加热管设置于所述加热背板中,用于通过直接加热对所述试件的各个方向进行主要升温处理;
所述热风机用于通过升高环境温度对所述试件进行升温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