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分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9495.6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于飞;吴国圣;冯翀;朱万方;顾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21/00;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气三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现有的三相分离器,为实现固液气的分离,罐体内通常设置上下两层分离器(上层分离器01和下层分离器02),各分离器为截面为三角形的中空结构,上下两层分离器之间相互错位设置,使得各分离器外周形成过流缝。当固液气混合物由罐体下部的进料口进入三相分离器罐体内后,各分离器分别对其中的沼气进行收集,水及少量污泥则会经过上下分离器形成的过流缝进入上部的沉淀区,然后污泥再经过流缝滑落至罐体下部,实现三相的分离。
但在实际运行时,由于过流缝中向上的流速较大,下沉中的部分污泥因此被再次冲回沉淀层,出现污泥无法滑落并在沉淀层逐渐累积的情况。长此以往,则出现反应器出水中含泥,无法达到出水低悬浮物量的效果。当污泥在沉淀区反应产生气泡时,气泡带动污泥流出,会对运行维护人员给出错误的判断依据,误以为分离器漏气泡泥,从而造成无谓的大修工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通过改善罐体内分离器的分布以及结构,使得固液气三相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罐体内后能够被可靠的分离,并可分别引出,避免污泥在沉淀区累积,同时降低反应用的有益菌种的流失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相分离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污泥收集层、气体收集层和导流层;
污泥收集层包括多个污泥斗,各污泥斗为锥顶朝下的锥斗型,或者污泥斗的垂直截面为一角朝下的三角形;污泥斗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污泥引出管道;
气体收集层包括多个气室,气室为锥顶朝上的倒锥斗型,或者气室的垂直截面为一角朝上的三角形;气室下端开口为进气口,上端开口为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气体引出管道;
污泥收集层的各污泥斗与气体收集层的各气室之间间隔错位布置,使得相邻污泥斗之间、相邻气室之间,以及相邻污泥斗与气室之间形成过流缝;
导流层包括多个折流块,各折流块分别位于相邻气室之间过流缝的下方。
本发明中气体收集层的各气室优选设计为倒锥斗型,倒锥斗形的气室下端开口为圆形,有助于沼气的聚拢收集以及污泥的截留,被收集的沼气通过上端开口引出至分离器外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锥壁形成的倾斜角度则促进了沉淀污泥的下滑以及水的导流。
所述垂直截面为三角形即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柱体,柱体长度方向水平放置于三相分离器中,同样可保证气室的顶端不存在可容留污泥沉积的位置。污泥斗采用这种形状时,可通过在污泥斗底部、柱体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出泥口,用于污泥的引出和集中,而显然采用锥斗型的污泥斗更方便污泥的集中收集。
优选的,导流层中的折流块为倒锥体。进一步的,倒锥体折流块顶端周部的直径大于折流块上方过流缝的宽度。使得折流块上端垂直遮盖上方过流缝两侧的气室底端,使得气体全部被倒流至气室下方,以保证气体的收集率。
优选的,导流层中折流块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倒三角形顶边长度大于折流块上方过流缝的宽度。
优选的,折流块上端垂直遮盖上方两侧气室底端的宽度和大于等于200mm。
优选的,污泥收集层中的污泥斗上端圆形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1m,圆锥角度大于等于55゚。
优选的,本发明中气室及折流块皆为圆锥角度大于等于55゚的椎体形状。
优选的,折流块与气室之间形成的过流缝流速小于等于3m/h,气室之间、污泥斗之间以及气室与污泥斗之间的过流缝流速小于等于50mm/s。可避免大量有益菌种的絮体离散,同时利用过流缝实现污泥的回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应用时,进入三相分离器内的固液气混合物首先在折流块的作用下被导流至各气室下方,从而使得沼气能够被气室最大限度收集,同时大部分污泥被截留,并悬浮于反应器污泥层,保持污泥层浓度。气室的气体收集为现有技术,如通过水封器保持气室中具有一定的压力,使得水与污泥被截留于气室的下部,而气体则通过出气口被引出。水及少量污泥会随着过流缝上升至沉淀层,进而污泥沉淀至污泥斗中,并通过下端开口连通的管道引至污泥回流进水口,便于后续进行污泥回流再利用。当通过污泥回流进水口排泥时,可将污泥斗中的污泥先行排出,有益于有益健康菌种的保留,因为只有低效率及老化的菌种絮体离散、比重小,容易流失至沉淀区。由于污泥斗的设置,罐体内沉淀区不会积累污泥,可避免传统三相分离器的跑泥及错误警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传统三相分离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三相分离器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澜正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9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赭曲霉毒素适配体亲和柱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旋流式消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