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8831.5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忠;曹俊;罗开玉;卢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1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损伤 部位 激光 机械 交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受损模具的裂纹或损伤的区域及深度,对其缺陷部位铣削至一定深度后并进行机械喷丸预处理,然后从铣槽底部进行给定熔覆层厚度的激光熔覆,随后在熔覆层表面进行机械喷丸,如此逐层进行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的交错再制造,直至熔覆层表面高出原来模具表面,最后再采用铣削加工将损伤修复区域恢复至原来尺寸;利用机械喷丸对激光熔覆层进行逐层组合处理,使每层熔覆层都产生塑性变形,有效减少其内部缺陷,并使各熔覆层的性能得到提升,因此使修复区在深度方向上结构与性能更均匀,从而实现受损模具的高效高质量再制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超声检测仪确定所需修复模具表面+裂纹或损伤的区域S及最大深度H;
(2)根据机械喷丸的具体工艺参数所能达到的影响深度h’,从而确定单次激光熔覆层的厚度h;
(3)根据步骤(1)所确定的缺陷最大区域,对该区域进行深度为H+m的铣削加工;
(4)对铣削底面进行机械喷丸预处理;
(5)根据铣削深度H+m和单次激光熔覆层的厚度h确定熔覆层总数N;
(6)从铣削底面进行第一层激光熔覆,在铣削后的基材表面预置一层熔覆粉末,使用光纤激光器对其进行激光熔覆,使其厚度为h,视为熔覆层1;
(7)待熔覆层1凝固成型后,在熔覆层1表面进行机械喷丸;
(8)如此重复步骤(6)和(7),直到激光熔覆层完全填满铣槽并高出原来模具表面,从而完成第N层即最后一层激光熔覆层的机械喷丸,之后采用铣削加工法将再制造后模具的损伤区域恢复至原来尺寸,其平面度小于等于A 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h’-0.1mm≤h<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0.5mm≤m≤0.8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N为整数。
6.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铣削恢复尺寸后的模具表面平面度A≤0.02mm。
7.如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范围如下:激光功率400-1800W、扫描速度4-9mm/s、光斑直径1-3mm、搭接率30-50%、保护气Ar 3-5L/min。
8.如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损伤部位的激光熔覆与机械喷丸交错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喷丸工艺参数如下:使用气喷机与铸钢丸S110喷料,按HB/Z-1992航空工业标准对熔覆层喷丸处理,喷料直径0.25mm、喷丸强度0.6A、喷丸覆盖率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8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