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290.6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程素君;姚恺;郭书哲;张珍;诸信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似 材料 物理 模拟 实验 压力 | ||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基础建设技术领域的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顶部横向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三组通孔,且三组通孔内均纵向插接有压力传导杆,所述压力传导杆的顶部连接有压力膜片,所述压力膜片的底部均匀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与上支撑板的顶部连接,该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压力膜片上受到相似材料介质的压力,直接向下传递,减少装置壳体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压紧弹簧、橡胶垫的设置,起到缓冲作用,通过支撑弹簧的设置,减少由于压力膜片、压力传导杆、下压膜片、安装板、压紧弹簧和压力传导板重力对压力传感器下压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
背景技术
压力盒用于岩土工程中进行介质内应力测量,以及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喷射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之间接触应力测量的仪器,原有的压力盒由于对测量刚度较小的相似材料介质,测量比较准确,这又与介质能均匀分布在承压膜的表面,受力均匀,当介质不能够均匀分布时,导致压力主要作用在压力盒壳体上,导致承压膜受力减小,降低测量的准确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压力盒由于对测量刚度较小的相似材料介质,测量比较准确,这又与介质能均匀分布在承压膜的表面,受力均匀,当介质不能够均匀分布时,导致压力主要作用在压力盒壳体上,导致承压膜受力减小,降低测量的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顶部横向设置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上开设有三组通孔,且三组通孔内均纵向插接有压力传导杆,所述压力传导杆的顶部连接有压力膜片,所述压力膜片的底部均匀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部与上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压力传导杆的底部连接有下压膜片,所述下压膜片的底部中心处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均匀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压力传导板,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的边缘处均匀开设有螺孔,所述封盖通过螺钉与装置壳体连接,所述封盖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杆,两组所述支杆关于封盖的纵向轴线对称,两组所述支杆之间的顶部连接有下安装板,所述下安装板的顶部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压力传导板的底部相贴合,所述下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有线束夹,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连接有USB接线,所述USB接线贯穿橡胶垫、下安装板和线束夹,所述封盖的中心处开设有出线孔,所述USB接线贯穿出线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与上支撑板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导杆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滑条,所述上支撑板上通孔的内腔开设有与滑条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USB接线与封盖上的出线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压力膜片为铜制膜片,所述压力传导杆、下压膜片和安装板均为聚乙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相似材料物理模拟实验的压力盒,压力膜片上受到相似材料介质的压力,直接向下传递,减少装置壳体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压紧弹簧、橡胶垫的设置,起到缓冲作用,通过支撑弹簧的设置,减少由于压力膜片、压力传导杆、下压膜片、安装板、压紧弹簧和压力传导板重力对压力传感器下压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壳体、2上支撑板、3压力传导杆、4压力膜片、5下压膜片、6安装板、7压紧弹簧、8压力传导板、9压力传感器、10橡胶垫、11下安装板、12支杆、13封盖、14螺孔、15线束夹、16USB接线、17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学院,未经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