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逐层后退铺网的TRC薄板梁侧加固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28017.3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支正东;荀勇;吴发红;杜玉兵;孙厚超;尹红宇;贾成;李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缪友益 |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后退 trc 薄板 加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逐层后退铺网的TRC薄板梁侧加固法,其特征是:在RC梁两侧中和轴以下部分粘贴TRC薄板,所用TRC薄板中铺设了多层织物网,所铺设的织物网从梁底开始沿梁高逐层后退,后退步距为2mm到5mm之间。该加固方法通过使TRC薄板中织物网的纵向纤维束与钢筋共同承受拉力来提高梁抗弯承载力,同时通过加固梁在受弯破坏过程中使得TRC薄板中织物网的纤维束自梁底开始逐步拉断来提高梁的延性,从而取得在有效提高RC梁承载力的同时确保加固后梁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C结构加固补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逐层后退铺网的 TRC薄板侧面加固RC梁的方法,该方法在有效提高RC梁承载力的同时确保了加固后梁良好的延性性能。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混凝土加固学已成为结构工程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从国外建筑工程发展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可以肯定其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并且将会获得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纤维织物增强混凝土(TRC)在国内外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对TR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RC薄板性能及采用TRC薄板对既有RC结构的加固方面。所谓“TRC薄板加固技术”就是将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碳/玻、碳/芳纶混杂纤维缝编织物网与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 1mm,也称为高性能砂浆)结合形成复合材料薄板来对RC结构的梁、板、柱等结构构件进行补强的一种新型加固技术。该加固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TRC是类似于钢丝网水泥砂浆的一种无机复合凝胶材料,与胶浸基体的FRP加固材料相比,砂浆作为无机凝胶材料,与基材间有更好的相容性、协调性及相互渗透性,而且抗老化、耐火、耐久性更好,弥补了FRP材料不适宜用于潮湿的基体表面及低温环境的缺陷,同时也省去了界面粘贴技术中高成本粘结剂的使用,并且避免了因采用环氧树脂有机胶粘结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由于土木工程中应用得最多的纤维材料——碳纤维价格较高,因此采用TRC相比FRP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
(3)由于非金属纤维织物在混凝土中不锈蚀,这就免去了在TRC中设置传统的保护层,故TRC复合材料可以做成很薄的薄板构件,薄度甚至可达 10mm[1],一方面有效地限制了原有结构自重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维持了原结构的截面尺寸;
(4)由于TRC细骨料)粒径较小,因此铺设的织物层间间距可少于2mm,能方便地进行多层铺设,以满足加固层承载力的需要;
(5)复合材料中的纤维织物,可根据承载的差异,在主要受力方向上进行铺设(如文献[2]采用正交碳/玻双向织物进行增强时,就将碳纤维织物布置在构件承受拉力的方向上),可充分发挥纤维织物的优势,这种多向织物最多可在四个受力方向上进行织造[3]。
根据TRC薄板加固技术的上述特点,可以肯定该类加固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采用TRC薄板加固技术对RC梁进行抗弯加固时,一般都是将TRC 薄板粘贴于梁底,这种加固方法由于所采用的织物网的弹性模量比钢筋高很多、极限变形能力比钢筋低很多,因此加固后梁承载力虽有大幅度提高,但延性大幅度降低(如文献[2]所述),因此如何提高加固后梁的延性是该类加固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Ortlepp R,Hampel U,Curbach M.A new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bondcapacity of TRC strengthening[J].CementConcrete Composites,2006,28(7):589-597.
[2]荀勇;支正东;张勤.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10,31(3):70-7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