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27617.8 | 申请日: | 2017-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宇;万静;杜敏玲;薛凤兰;曹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介质 润湿 效应 开关 | ||
1.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采用三层结构,第一层为上极板,所述上极板包括方形透明玻璃(1)、透明电极(2)和疏水薄膜(3),第二层为方形透明玻璃层(10),沿它的对角线有一条微流道(5),流道中有受控离散电解质液滴(4),在玻璃层同一水平面上有四个条形介质光波导(6、7、8、9);第三层为下极板,所述下极板包括方形透明玻璃基底(15)、多晶硅衬底(14)、衬底上扩磷及光刻图形化微电极阵列(13)、电极阵列上热氧化一层SiO2作介质层(12)、介质层上涂覆一层疏水薄膜(11),下极板微电极阵列(13)和上极板透明电极(2)分别由引线(19、16)引至交流电源(17)正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将中下两层透明玻璃板键合后在微流道(5)注入电解质液滴(4),再将上极板与中层玻璃板键合,液滴夹持在上下极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设置一个四控开关k(18)控制液滴在微流道中往返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多晶硅上扩磷及光刻图形化形成微电极阵列(13),电极阵列上热氧化一层SiO2作介质层(12),驱动开关的疏水薄膜层(3、11)用旋转涂覆Teflon AF1600制备,采用交流电源(17)对离散电解质液滴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当四控开关k(18)闭合液滴某一侧微电极阵列时,适当调节电压大小,改变液滴两侧压强差,从而控制液滴在微流道中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介质电润湿效应的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开关的液滴两侧压强差表达式为:
其中D为上下极板间距,ε0、εr分别是真空的介电常数和介质层的有效介电常数,d是疏水介质层有效厚度,v为施加电压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76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PHOG特征的电路图中电气符号识别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