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氢系统及其脱除异丁烷脱氢产物中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7112.1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3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武;宋顺利;朴玄浩;刘锦旗;巩传志;王宝杰;王宏丽;乔世洪;李鸿飞;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333 | 分类号: | C07C5/333;C07C7/00;C07C11/09;B01J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132002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氢 系统 及其 脱除 丁烷 产物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器(1),反应器(2),催化剂分离装置(3),热能回收器(4)以及水洗塔(5);
所述催化剂分离装置(3)设置在所述反应器(2)和所述热能回收器(4)之间;
所述催化剂分离装置(3)包括三级旋风分离器(301),位于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301)之下的三旋中间罐(302),以及位于所述三旋中间罐(302)之下的废催化剂罐(303);
所述三旋中间罐(302)内部设置有与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301)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旋风分离器;
所述三旋中间罐(302)的上部设置有平衡管线(3021);
所述平衡管线(3021)内设置有用于引流的临界流速喷嘴;
所述平衡管线(3021)与所述水洗塔(5)的入口管线45°斜向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1)的底部与所述反应器(2)的底部之间利用第一U形管道(101)和第二U形管道(10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催化剂罐(303)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再生器(1)的中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301)的上端设置有反应气体入口(3011)和净化气体出口(30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体入口(3011)与所述反应器(2)的上部气体出口相互连通;
所述净化气体出口(3012)与所述热能回收器(4)的上部气体入口相互连通;
所述热能回收器(4)的下部气体出口与所述水洗塔(5)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1)、所述反应器(2)和所述三级旋风分离器(301)以及将三者相互连通的管道均设置有隔热耐磨衬里层。
7.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脱氢系统脱除异丁烷脱氢产物中催化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异丁烷在反应器(2)内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脱氢反应生成气相异丁烯,催化剂失活;
(b)掺杂催化剂颗粒的异丁烯由反应器(2)输送至催化剂分离装置(3)分离催化剂颗粒;
(c)反应器(2)中失活的催化剂通过第二U形管道(102)从反应器(2)输送至再生器(1)活化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经第一U形管道(101)输送回反应器(2)中循环使用;
(d)掺杂催化剂颗粒的异丁烯经催化剂分离装置(3)将催化剂颗粒分离净化后进入热能回收器(4),利用其余热生产过热中压蒸汽;
(e)经过催化剂分离装置(3)分离出的催化剂颗粒经过压缩气体输送至再生器(1)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循环使用;
(f)异丁烯进入水洗塔(5)净化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催化剂颗粒经过三级旋风分离器(301)分离后落入三旋中间罐(302)中再次分离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71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