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6808.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5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汉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8/20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im 数据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侦听换卡或拔卡事件,当换卡或拔卡事件触发后,进行卡信息加载,当卡信息加载完成后,获取网络请求。根据网络请求对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更新,根据更新后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注册数据网络,当成功注册数据网络后,通过数据拨号进行上网。当发生了换卡或拔卡事件后,在终端注册数据网络之前,对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了更新。因为注册数据上网是根据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来对应到相应的SIM卡的,将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更新为最新状态,这样就保证了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与SIM卡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也称为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移动终端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通信功能。双卡双待手机是指一部手机,可以同时装下两张SIM卡,并且这两张卡均处于待机状态。当双卡双待手机中的两张SIM卡交换卡槽,或者只插入了一张SIM卡,但现在将这张SIM 卡换到了另一张卡槽中时候,手机无法感知从而造成SIM卡无法注册数据网络,使得用户不能使用数据网络进行上网、收发短信及收发彩信等业务。所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用户使用数据网络进行正常上网、收发短信及收发彩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用户正常上网、收发短信及收发彩信的SIM卡数据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SIM卡数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侦听换卡或拔卡事件;
当所述换卡或拔卡事件触发后,进行卡信息加载;
当卡信息加载完成后,获取网络请求;
根据所述网络请求对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更新;
根据更新后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注册数据网络;
当成功注册数据网络后,通过数据拨号进行上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请求对卡槽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进行更新,包括:
判断卡槽中是否有卡;
若有,则判断卡槽已经保存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是否等于所述卡槽中当前所插入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所述卡槽已经保存的电话身份标识 PhoneSubId为所述卡槽在换卡或拔卡前所述卡槽中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
若不等于,则将所述卡槽已经保存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更新为所述插入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判断卡槽中是否有卡之后,包括:
若卡槽中没有卡,则将所述卡槽已经保存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更新为无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卡槽中有卡,则判断卡槽已经保存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是否等于所述卡槽中当前所插入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之后,包括:
若卡槽已经保存的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与所述卡槽中当前所插入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相等,则所述卡槽已经保存电话身份标识PhoneSubId不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双卡双待模式下重新设置默认数据卡时,获取所要设置为默认数据卡的卡的身份标识Sub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8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轨形态数据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腿部神经内科治疗仪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