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扩增组合物及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6037.7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梁丹军;耿娟;郑昭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检测试剂盒 扩增组合物 种检测 综合征 染色体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分子生物学领域 产前诊断 临床诊断 母体细胞 中国人群 多态性 检出率 灵敏度 嵌合体 试剂盒 检测 通量 母体 污染 样本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扩增组合物及快速检测试剂盒。本发明主要针对中国人群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临床诊断进行设计。与现有发明专利或同类型试剂盒相比,其优势在于:1. 检测通量高;2. 检测周期短;3. 灵敏度高;4. 准确性高;5. 产前诊断中可排除母体污染,体系中STR位点多态性高,根据STR产物大小,可以判断样本是否来自同一个体,避免母体细胞污染的问题;6. 对于嵌合体有更好的检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扩增组合物及快速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染色体病是导致出生缺陷常见的一类遗传性疾病,约占活产儿的1/120~1/150左右,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指细胞中个别染色体增多或减少形成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患儿通常具有智力低下、器官畸形或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临床表现,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最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21三体综合征(Down’s syndrome)、18三体综合征(Edward syndrome)、13三体综合征(Patau syndrome)、45,X(Turner综合征)、47,XXY(Klinefelter综合征)、三倍体和嵌合体等,其中13、18、21及X/Y染色体异常占新生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5%。这类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通过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来减少或避免该类患儿的出生。
目前,临床上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诊断金标准,进行产前诊断时,要进行羊膜穿刺取羊水,在体外培养羊水中的胎儿细胞,再进行核型分析。该方法准确、可靠,但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检测周期长(2-3周),操作复杂,依赖人工分析和经验积累等诸多局限性。另一种临床常用的技术为荧光原位杂交(FISH),该技术一般用于染色体异常的辅助检测,可在48小时内快速诊断,但该方法手工操作繁琐、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费用昂贵,均不能满足大规模检测的需要。
QF-PCR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相应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repeat,STR)进行扩增,从而对染色体拷贝数目进行判断的一种有效方法。STR具有稳定性和多态性,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长度,取决于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是第二代遗传标记,遵循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QF-PCR技术主要利用荧光标记引物对染色体上STR位点进行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系统确定扩增片段的长度并实现对多态位点的分型,通过扫描软件对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对应的峰面积定量,实现对原始模板量的定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STR的多态性,能诊断出99.2~100%目标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21、18、13、X和Y等5种染色体),还可根据判别多余染色体的来源、鉴别母体组织污染,为临床提供更多遗传咨询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扩增组合物,对目标染色体,选取在中国人群中杂合率较高的STR位点,对21号、18号、13号以及X、Y染色体非整数倍数目异常进行检测。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6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