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章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25646.0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松;孔洪强;李安明;沈桂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美松 | 
| 主分类号: | B41K1/08 | 分类号: | B41K1/08;B41K1/54;B41K1/5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印章组件。
背景技术
印章是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是和中国书法、绘画密不可分的艺术样式。由于印章独具特色,所以在古玩鉴赏领域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现代印章用途有很多种,有儿童玩具的木质橡胶章,教学运用的学生章,还有饭店等地方运用的数字章和教育儿童用的字母章等。
印章一般收容于一个四四方方的印章盒子内,用户需要使用印章时需先将印章盒子的盒盖打开才能取出印章,因此现有的印章组件存在取放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取放的印章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印章组件,包括外壳、内芯和印章,所述外壳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柱体,所述内芯容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芯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印章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内芯与所述外壳通过磁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的揭盖取放印章、翻盖取放印章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印章组件通过推拉内芯的方式取放印章,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通过磁铁将内芯与外壳固定,可以避免印章组件出现非预期开启,方便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内芯未装入外壳时);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中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中的内芯的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中的印章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印章组件中的印章的爆炸图(另一视角)。
标号说明:
1、外壳;2、内芯;3、第一凹槽;4、印章;51、第一磁铁;
52、第二磁铁;6、第二凹槽;7、开孔;8、第一活字模块;
9、第二活字模块;10、第一孔洞;11、第二孔洞;12、第一柱体;
121、第一盲孔;13、第二柱体;131、第一圆柱段;132、第二圆柱段;
133、第二盲孔;134、第三盲孔;14、第三柱体;141、第三圆柱段;
142、第四圆柱段;15、第一垫片;16、第二垫片;17、第三凹槽;
18、第四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区别于现有的揭盖取放印章、翻盖取放印章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印章组件通过推拉内芯的方式取放印章,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印章组件,包括外壳1、内芯2和印章4,所述外壳1为至少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柱体,所述内芯2容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内芯2上设有第一凹槽3,所述印章4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内;所述内芯2与所述外壳1通过磁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简述如下:在需要使用印章4时,用户只需将内芯2从外壳1中推出/拉出就可以取放印章4,免去传统的揭盖/翻盖烦恼,为用户取放印章4带来巨大便利;内芯2与外壳1通过磁铁固定连接可以避免内芯2出现非预期移位。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的揭盖取放印章、翻盖取放印章的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印章组件通过推拉内芯的方式取放印章,为用户带来巨大方便;通过磁铁将内芯与外壳固定,可以避免印章组件出现非预期开启,方便用户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磁铁51,所述内芯2的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51配合的第二磁铁52。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磁铁异性相吸的特性进行外壳与内芯的固定,有效地避免印章组件在转移的过程中外壳与内芯出现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铁51凸出于所述外壳1的内周壁,所述内芯2具有沿其轴线设置的第四凹槽18,所述第二磁铁52设于所述第四凹槽18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内芯设置第四凹槽可以对第一磁铁进行避位,更重要的是,通过第一磁铁与第四凹槽的配合可以避免内芯在外壳内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2还设有第二凹槽6。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用于放置印泥的第二凹槽,使得用户不必再额外携带印泥盒,为用户来带便利,增强了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3的底部设有开孔7,所述开孔7连通所述内芯2的周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美松,未经刘美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