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及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245.5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瑞忠;黄方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2580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换向 增压 及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及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压增压器的特点是原理简单,功能性强,可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制造,所以应用比较广泛,深为液压专业设计者所喜爱。但它的弱点是通用性差,加工要求严格,不容易批量生产,一般都是专用设备上采用。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液压专业系统知识才能设计,因此它的技术上的创新和改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增压器的基本分类:按其动力源的方式,可分为气动增压和液动增压;按其执行机构,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按其控制方式,可分为电控,机械控制,振动控制,液压控制,由于增压器的分类不像其他液压元件那样分类复杂,所以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专著也比较少,在设计上也基本保持着传统的控制方式。
常用结构当活塞到达极限位置时,推动小活塞杆使行程开关动作,来控制换向阀液体换向,从而使增压缸换向,反向时也是一样。现在行业上大多采用此方式来设计。即机械反馈控制式增压器。但是由于该方式加工比较麻烦,而且小活塞增加了泄漏的可能性,并且存在换向滞后的现象,常常损坏行程开关,无论是将行程开关径向安装还是轴向安装都存在着寿命不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换向滞后、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换向及时、使用寿命长的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及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包括低压缸体和设在低压缸体内的低压腔,低压腔内设有在低压腔内左右移动的低压活塞,低压缸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均设在低压缸体的中部,低压活塞在低压腔的中部时,低压活塞抵住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
作为优选,低压腔包括设在低压活塞的左侧的低压左腔和设在低压活塞右侧的低压右腔,低压缸体上的左端设有与低压左腔相通的左进口,低压缸体上的右端设有与低压右腔相通的右进口。
作为优选,左进口和右进口设在同一水平线上,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也设在同一水平线上,左进口和右进口设在低压缸体的下端,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设在低压缸体的上端。
作为优选,低压缸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低压缸体连接的高压缸体,高压缸体包括左高压缸体和右高压缸体,左高压缸体内设有高压左腔,高压左腔内设有在高压左腔内左右移动的高压左活塞杆,高压左活塞杆与低压活塞的左端连接,右高压缸体内设有高压右腔,高压右腔内设有在高压右腔内左右移动的高压右活塞杆,高压右活塞杆与低压活塞的右端连接。
作为优选,低压活塞内设有第一左通道和第一右通道,第一左通道的左端与低压左腔相通,第一右通道的右端与低压右腔相通,高压左活塞杆内设有第二左通道,第二左通道的右端与第一左通道的右端相通,高压右活塞杆内设有第二右通道,第二右通道的左端与第一右通道的左端相通。
作为优选,高压左活塞杆的左端内和高压右活塞杆的右端内均设有高压单向阀。
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的控制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全自动换向增压器,包括压力源装置、与压力源装置连接的换向阀组、高压缸体,压力源装置分别与左进口和右进口连接,换向阀组分别与第一控制口和第二控制口连接,高压缸体的端部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压力源装置连接,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与高压缸体连接,第二单向阀与高压缸体连接。
作为优选,换向阀组中换向阀的数量为两个,换向阀包括第一换向阀组和第二换向阀。
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使用以上所述一种全自动换向增压器的控制系统,高压缸体包括左高压缸体和右高压缸体,左高压缸体内设有高压左腔,高压左腔内设有在高压左腔内左右移动的高压左活塞杆,右高压缸体内设有高压右腔,高压右腔内设有在高压右腔内左右移动的高压右活塞杆,还包括以下控制步骤,步骤1,压力源装置输入压力介质,压力介质通过左进口进入低压左腔,低压右腔进行回流,低压活塞和高压右活塞杆向右移动,高压左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介质,高压右腔获得压力介质通过第二单向阀与高压左腔内输出的介质汇合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敦豪斯五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