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4751.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5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丹;胡应添;张远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1;H04W8/18;H04W8/20;H04W8/24;H04W24/08;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其中,人员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管理范围的出入口获取当前进入该管理范围的终端的终端信息;基于所述终端信息在所述管理范围内与该终端建立移动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根据所建立的移动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进行定位以获得定位信息。本发明的实施,能够感知进入管理范围的终端并主动与其建立通信连接以进行定位,相较于现有定位技术本发明能够在更为持续的时间和更广的范围内准确、完整地获取人员的定位信息,有效为智慧运维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定位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员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用户体验要求的提高,移动互联的普及愈发迅速和广泛。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生态中的各方参与者在互联领域的日常行为总和,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个人画像数据,蕴涵着极大的商业价值,为大数据挖掘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提供了关键素材,其技术变革正对商业模式的成效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例如,在商场运维中,获得驻留于商场的人流信息,基于人员位置分布与商品的关联关系,以及驻留人员的历史消费习惯,可以形成商城宝贵的用户画像数据,通过人员定位信息的大数据分析,总结相关商业规律以指导商城智慧运维,能有效提高商业运行效率。此外,在智慧旅游、智慧刑侦等领域,人员定位信息的获取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有获取人流信息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其一、被动定位统计法,即通过用户自然接入过程来感知用户的存在,并形成人流信息记录,该方法由于探知的人数少,时间连续性差而影响数据完整性,方法欠佳;
其二、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感知法,即通过在目标区域出入口放置摄像头或者红外传感器来感知人数以达到人流数量统计目的,该方法由于无法确定人员具体定位信息、也无法获取人员位置分布、且难以适用于出入口人流密集的场景,因此,应用价值较小;
其三、专业终端配备法,即通过采用专用终端或者终端中植入专用APP,使得每个终端的信息都是完整且可感知的,最终实现人流信息获取,但该方法受限于终端必须为专用配备的局限性,适用面窄。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适用条件和应用效果上局限性大,无法方便有效地获取人员定位信息,难以满足商城智慧运营、智慧旅游等领域对人员定位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存在的至少一方面不足,提供一种人员定位方法,以及实现该定位方法的定位系统,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取人员定位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若干方面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员定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在管理范围的出入口获取当前进入该管理范围的终端的终端信息;
基于所述终端信息在所述管理范围内与该终端建立移动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
根据所建立的移动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进行定位以获得定位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信息的内容包括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和/或获取所述用户标识所用的通信制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制式包括无线通信制式和/或移动通信制式;所述获取所述终端信息的方式包括:
通过至少一种移动通信制式,触发位于管理范围出入口的终端发起位置更新以获取该终端的终端信息;
和/或,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制式,基于该终端发往所述出入口的探针信号获取所述终端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4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可调谐的天线组件及其副反射器和相关方法
- 下一篇:多频带波长选择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