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剂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4647.3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岛一希;恩本吉一;河村友保;土井翔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车友 |
主分类号: | A61L9/12 | 分类号: | A61L9/12;B60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部 芳香剂容器 容器本体 风向板 出风口 芳香剂 盖体 挥发性香料 容器安装部 送风装置 扩散量 板面 对置 送风 填充 香料 覆盖 配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芳香剂容器,即使是在容器本体的上部具备开口部的芳香剂容器,也能够通过送风使来自芳香剂的香料扩散量增加。该芳香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容器本体(12),其在上部具备开口部(12a),该开口部(12a)用于填充包括挥发性香料的芳香剂(120);容器安装部(14),其以使开口部(12a)位于上部的状态将容器本体(12)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出风口(100);盖体(20),其覆盖开口部(12a);盖体(20)具备向上部突出的风向板(22)、在隔着风向板(22)的位置形成的第一开口部(24)和第二开口部(26),风向板(22)的板面配置为与出风口(100)对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香剂的容器,尤其是涉及在机动车内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的芳香剂。
背景技术
对于放置型芳香剂及其容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芳香剂容器公知的代表物。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容器以具备对芳香剂进行收纳的容器本体和盖体为基本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芳香剂采用了潮解性物质,从这一点出发,容器本体成为具备收纳潮解性物质的空间和收纳潮解性物质溶解所产生的液体的空间的结构。对于该容器本体,考虑使所收纳的芳香剂香料的挥发成分的发散从设置于容器本体上部的开口部进行的形态和从容器本体的侧壁进行的形态。
在从设置于容器本体上部的开口部进行香料的发散的情况下,采用在用于防止芳香剂溢出的盖体上设置狭缝等开口部的结构。另外,在从容器本体的侧壁进行香料的发散的情况下,采用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直接设置狭缝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1529号公报
在这样的芳香剂中,在使香料广泛地扩散的情况下,使风吹到香料所挥发部位为常规手段。在采用容器的侧壁设有狭缝的结构的情况下,送风装置等所输送的气流直接吹到芳香剂,因此能够提高香料的挥发性,使其扩散量增加。然而,在容器的侧壁形成狭缝的情况下,成为内装物的芳香剂的形态限于固态物,在使用液状、粒状或凝胶状芳香剂等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在容器的上部具有开口的结构。
然而,在容器的上部具有开口部的容器本体的情况下,由于通过送风装置等输送的气流以在盖体的上部吹拂的方式流通,因此存在难以增加香料的扩散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香剂容器,即使是在容器本体的上部具有开口部的芳香剂容器,也能够通过送风使来自芳香剂的香料的扩散量增加。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芳香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容器本体,其在上部具备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填充挥发性芳香剂;容器安装部,其以使所述开口部位于上部的状态将所述容器本体安装在送风装置的出风口;盖体,其覆盖所述开口部;所述盖体具备向上部突出的风向板、在隔着所述风向板的位置形成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风向板的板面配置为与所述出风口对置。
另外,在具有上述特征的芳香剂容器中,所述风向板可以向所述第一开口部或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任一侧倾斜。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风向板向上风侧倾斜的情况下,能够将气流有效地导入容器本体的内部。另一方面,在风向板向下风侧倾斜的情况下,由于越过风向板的气流的流动,在位于倾斜侧的开口部附近产生负压区域。由此,容器本体内部的气体被吸出。因此,在任一情况下,都能够使来自在容器本体内部填充的芳香剂的香料的扩散量增加。
另外,在具有上述特征的芳香剂容器中,所述风向板可以构成为具有可动部,能够密封所述第一开口部或所述第二开口部中的至少一方。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对送入容器本体内部的风量进行调节。因此,能够进行香料扩散量的调节。另外,在利用风向板对任一方的开口部进行密封的情况下,能够使香料的扩散量降低,降低香料在不使用时的挥发量。因此,能够使芳香剂的效果长效持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车友,未经株式会社车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4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