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妇科盆底康复治疗无线采集与远程疗效评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3689.5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兰;孙智晶;潘向军;朱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信诚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30 | 分类号: | G16H50/30;G16H4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 疗效评估 无线采集 治疗 康复 分析服务器 病例数据 采集终端 患者病情 临床医生 临床治疗 数据处理 终端 反馈 疾病 医生 纠正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妇科盆底康复治疗无线采集与远程疗效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妇科盆底病例数据采集终端、病例数据处理及分析服务器、远程疗效评估终端。本发明可供临床医生实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并给予反馈,及时纠正临床治疗偏差,提高医生对妇科盆底疾病的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信息无线采集与远程疗效评估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妇科盆底康复治疗无线采集与远程疗效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妇科盆底疾病是指产后女性产道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等),可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疾病的总称,初步估算我国产后女性盆底疾病的发病率达到39-45%,具有发病广、危害大的特点。
作为检测与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妇科盆底康复治疗仪被日益普及。这种设备就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电信号原理,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疗法及肌肉训练法,唤醒被损伤的盆底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医院基本普及了专业设备用于盆底康复治疗;同时,大量的家用型产品也走进家庭,患者可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测与康复治疗。由于妇科盆底疾病病程较长,需要至少半年至数年时间的多次功能检测与治疗,才能取得疗效。这期间,需要患者频繁前往医院(每周一次),将患者的盆底康复治疗的数据、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数据以及几种国际公认的问卷评分结果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对患者病情及治疗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及指导患者进一步治疗与康复。而现有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及设备不能实时、便捷地将采集到的患者的盆底康复治疗的数据和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的医疗数据及不能采用国际公认的问卷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自动评分并通过网络通讯的方式将统一格式的医疗数据及自动评分结果传送给远程医生。患者频繁地前往医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同时医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将采集的患者的病例数据手工录入到医院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导致医生的诊疗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让患者在家中将自己采集到的妇科盆底疾病病例数据转化成为结构化标准化的病例数据并初步科学地评估病情以及进一步将结构化标准化的病例数据和评估结果通过网络发送给医生,以便医生远程综合评估盆底康复治疗效果并及时纠正临床治疗偏差,提高医生对妇科盆底疾病的治疗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妇科盆底康复治疗无线采集与远程疗效评估系统,包括:
妇科盆底病例数据采集终端、病例数据处理及分析服务器、远程疗效评估终端;其中,
所述妇科盆底病例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盆底病例数据采集模块、电源、微处理器、存储模块、显示屏、通讯模块、按钮,所述盆底病例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生理参数采集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输入输出接口、录入模块;
所述盆底病例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妇科盆底疾病病例数据,所述妇科盆底疾病病例数据包括盆底疾病患者的基本数据和康复治疗数据;所述康复治疗数据至少包括患者盆底康复治疗的参数及盆底肌肉肌力恢复数据;
所述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用于实现快速图像化病例数据的采集;
所述生理参数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患者日常活动时的所述盆底肌力恢复数据;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直接导入或输出所述康复治疗数据;
所述录入模块用于采集国际公认的问卷数据;
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妇科盆底疾病病例数据形成结构化标准化的病例数据并对所述结构化标准化的病例数据及所述国际公认的问卷数据加密;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加密后的所述结构化标准化的病例数据及所述国际公认的问卷数据;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妇科盆底疾病病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信诚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信诚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36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