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2784.3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9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萍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3/00;B60R16/023;B60Q9/0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4700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氮 处理装置 汽车车厢 紫外灯 车速 气体检测器 压力传感器 车窗开启 汽车空调 催化 检测 车厢 压力传感器检测 催化效果 二氧化钛 净化空气 空调开启 空气压力 汽车内部 警报灯 车窗 节能 警告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车厢内的空气压力,汽车的ECU:接收气体检测器和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数据,同时控制紫外灯的开启和关闭。该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当车厢内的二氧化氮的浓度过大超过设定值时,会被气体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内部的空调开启,紫外灯开始工作,二氧化钛进行催化,净化空气,同时警报灯开启,进行警告提醒,当车速比较快且车窗打开时,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会不断变化,从而确定车窗开启,车速过快,而这时检测的二氧化氮的浓度又过大设定值时,紫外灯和汽车空调不会工作,因为车速过快和车窗开启,降低催化效果,浪费能量,为了节能,催化和汽车空调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厢内二氧化氮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堵车时,所有汽车都处于停止或缓慢行驶状态,此时汽车尾气将不可避免地散布在空气中,并通过汽车的侧窗进入汽车车厢内。研究表明,汽车车厢内的尾气污染将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例如,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氮(NO 2 )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气体,吸入二氧化氮气体初期便会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且经过数小时潜伏期后则会发生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重者甚至可能会使人昏厥。市场上也有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比如公告号为CN 105952515 A的专利,它是从汽车尾部检测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氮浓度,从而作出净化,我们知道,尾气一般排向后方,有一定速度时,很难飘向自己的车内,但是前方的车辆的尾气恰好正对自己的车头,无论是从空调进风口还是车窗,因此,车厢内的净化从内部开始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只能根据汽车尾气检测二氧化氮浓度做出催化反应,而不考虑车外环境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所述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具有综合考虑汽车内外二氧化氮浓度的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包括:
气体检测器:位于车厢内,用来检测车厢内的二氧化氮的浓度;
二氧化钛和紫外灯;紫外灯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二氧化钛,用来净化汽车空调吹进的风,催化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无害气体;
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车厢内的空气压力;
汽车的ECU:接收气体检测器和压力传感器传过来的数据,同时控制紫外灯的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和紫外灯连接到汽车空调的出气管上,且出气管连接到汽车空调的出风口上。
优选的,所述气体检测器电性连接ECU,且ECU电性连接紫外灯和汽车空调,当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数据超过二氧化氮浓度设定值时,所述ECU会给紫外灯和汽车空调一个信号,紫外灯和汽车空调工作。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电性连接ECU,当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不断浮动,且超过压力设定范围定值时,所述ECU会给汽车空调一个信号,汽车空调关闭。
优选的,还包括:警报灯,所述ECU电性连接警报灯,且警报灯安装在汽车的显示屏的一侧,当气体检测器检测的数据超过二氧化氮浓度设定值时,或者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不断浮动,且超过压力设定范围定值时,所述ECU给警报灯一个信号,警报灯开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车厢内的二氧化氮处理装置,当车厢内的二氧化氮的浓度过大超过设定值时,会被气体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内部的空调开启,紫外灯开始工作,二氧化钛进行催化,净化空气,同时警报灯开启,进行警告提醒,当车速比较快且车窗打开时,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会不断变化,从而确定车窗开启,车速过快,而这时检测的二氧化氮的浓度又过大设定值时,紫外灯和汽车空调不会工作,因为车速过快和车窗开启,降低催化效果,浪费能量,为了节能,催化和汽车空调关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萍,未经王佳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悬架系统、液压元件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