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2656.9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3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阳琴;陈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持久性 有机 污染物 芳烃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取粉尘样品,分别加入脱氢酶和含乙腈的二氯甲烷溶液,超声提取后,再用微波提取,过滤,即得。本发明采用“酶‑超声波‑微波联用”+“特殊溶剂系统”模式,提取粉尘样品中的微量或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预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该前景,可产生良好的间接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中微量或恒量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提取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快速、准确的将粉尘中微量或恒量持续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提取的方法。
技术背景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PAHs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有机物加工,废弃,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从开始的柱吸附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TL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发展到如今的气相色谱(G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还有紫外吸收光谱(UV)和发射光谱(包括荧光、磷光和低温发光等),还有质谱分析、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技术,以及各种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用技术等。较为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管使用什么分析方法,都需要把PAHs从样本中有效提取出来,才能开展后续分析研究工作,因此,如何从样本中有效、高效提取PAHs类物质,是各种分析方法得以实施的前提和核心环节。近几年来,PAHs提取方法发展迅速,出现了如微波辅助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等多种新的提取技术。这些提取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大多很难使PAHs从样品中完全提出,从而导致后续分析结果出现误差,进而影响科学结论的得出以及环保决策出现偏差等问题。由此可见,新型PAHs提取技术的开发具有紧迫性和广泛的推广应用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本发明采用“酶-超声波-微波联用”+“特殊溶剂系统”模式,提取粉尘样品中的微量或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具有显著优势,预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该前景,可产生良好的间接经济价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取粉尘样品,分别加入脱氢酶和含乙腈的二氯甲烷溶液,超声提取后,再用微波提取,过滤,即得。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所述粉尘与脱氢酶的重量比为1:0.02-0.05。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所述粉尘与脱氢酶的重量比为1:0.03。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所述粉尘与脱含乙腈的二氯甲烷溶液的重量比为1:8-30。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所述粉尘与脱含乙腈的二氯甲烷溶液的重量比为1:20。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超声提取时,在20-40千赫兹下提取15-30分钟。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超声提取时,在30千赫兹下提取22分钟。
前述的粉尘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中,微波提取功率为500-900W,微波提取时间是4-7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6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