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2425.8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务;许建程;王伟超;王合义;陈芳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H02N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谢萍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摩擦 纳米 发电机 供电 弹簧 | ||
1.一种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外弹簧(4)、线圈和磁柱(5),摩擦电纳米发电机设置在外弹簧(4)内,线圈设置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套筒Ⅰ(1-2)内,磁柱(5)设置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套筒Ⅱ(2-2)内并插入线圈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器,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二电极套筒Ⅰ(1-4)和第三电极套筒Ⅰ(1-7)分别通过导线与整流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分别通过导线与整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外弹簧(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包括插接配合的第一套筒组件(1)和第二套筒组件(2),所述第一套筒组件(1)包括导电基板Ⅰ(1-1),在导电基板Ⅰ(1-1)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一摩擦套筒(1-3)、第二电极套筒Ⅰ(1-4)、第二摩擦套筒(1-5)、第三摩擦套筒(1-6)和第三电极套筒Ⅰ(1-7),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一摩擦套筒(1-3)、第二电极套筒Ⅰ(1-4)、第二摩擦套筒(1-5)、第三摩擦套筒(1-6)和第三电极套筒Ⅰ(1-7)的轴线重合;第一摩擦套筒(1-3)与第一电极套筒Ⅰ(1-2)之间设置有空隙Ⅰ(1-8),且第一摩擦套筒(1-3)设置在第二电极套筒Ⅰ(1-4)的内壁,第二摩擦套筒(1-5)设置在第二电极套筒Ⅰ(1-4)的外壁且第二摩擦套筒(1-5)与第三摩擦套筒(1-6)之间设置有空隙Ⅱ(1-9),第三摩擦套筒(1-6)设置在第三电极套筒Ⅰ(1-7)的内壁;所述第二套筒组件(2)包括导电基板Ⅱ(2-1),在导电基板Ⅱ(2-1)上由外向内设置有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的轴线重合且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之间设置有空隙Ⅲ(2-4),且第一电极套筒Ⅱ(2-2)插入空隙Ⅰ(1-8)内将第一电极套筒Ⅰ(1-2)罩设且第一电极套筒Ⅱ(2-2)的外壁与第一摩擦套筒(1-3)的内壁相接触;第二电极套筒Ⅱ(2-3)插入空隙Ⅱ(1-9)内将第一摩擦套筒(1-3)、第二电极套筒Ⅰ(1-4)和第二摩擦套筒(1-5)罩设,且第一摩擦套筒(1-3)、第二电极套筒Ⅰ(1-4)和第二摩擦套筒(1-5)插入空隙Ⅲ(2-4)内,第二电极套筒Ⅱ(2-3)的内壁与第二摩擦套筒(1-5)的外壁相接触,第二电极套筒Ⅱ(2-3)的外壁与第三摩擦套筒(1-6)的内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二电极套筒Ⅰ(1-4)、第三电极套筒Ⅰ(1-7)、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均为铝合金套筒,且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二电极套筒Ⅰ(1-4)和第三电极套筒Ⅰ(1-7)并联连接,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在第三电极套筒Ⅰ(1-7)上套设有第一铝合金圆环(1-10),第一铝合金圆环(1-10)朝向第二铝合金圆环(2-5)的端面设置有压电材料层(1-11),第一铝合金圆环(1-10)背向第二铝合金圆环(2-5)的端面通过小弹簧(3)连接在导电基板Ⅰ(1-1)上;在第二电极套筒Ⅱ(2-3)外套设有第二铝合金圆环(2-5),第二铝合金圆环(2-5)通过小弹簧(3)连接在导电基板Ⅱ(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避震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器,第一电极套筒Ⅰ(1-2)、第二电极套筒Ⅰ(1-4)和第三电极套筒Ⅰ(1-7)分别通过导线与整流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极套筒Ⅱ(2-2)和第二电极套筒Ⅱ(2-3)分别通过导线与整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外部负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4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式扭簧接头
- 下一篇:一种双层永磁体型轴向电涡流制退复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