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锁的动态加密和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20985.X | 申请日: | 2017-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1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根;夏灵林;黄安;李岚;黄永平;王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F17/00;H04L29/06;H04W4/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动态 加密 定位 方法 | ||
1.一种电子锁的动态加密和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锁、用户终端及数据服务器,所述电子锁由控制单元和机械电子锁组成;电子锁的控制单元完成电子锁的开锁,密码的生成和解密;用户终端主要实现与数据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且带有定位功能;数据服务器主要实现密文的加密和解密,以及数据的存储;
电子锁首先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将锁序号进行对称加密,得到密文1;再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将对称加密后的密文进行非对称加密,得到密文2;电子锁将密文1保存在存储器中,将密文2公开给用户;用户将电子锁公开的密文2连同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得到密文2和定位信息后,对定位信息进行记录,对密文2进行解密处理;再经过非对称加密逆过程和对称加密逆过程,经过两次解密后得到了电子锁序号明文,再以锁序号为条件检索数据服务器端前次开锁密码;然后将前次密码作为明文进行非对称加密和对称加密处理,得到新开锁密码后将其返回给用户终端;电子锁对输入的开锁密码进行非对称加密逆运算和对称加密逆运算后,得到前次开锁密码;通过对比存储在电子锁中的前次开锁密码和解密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判断是否开锁;最后在开锁的同时,再将前次开锁密码替换为本次开锁密码。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电子锁的动态加密和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服务器存储有电子锁的位置、标识、前次开锁密码,上锁时间这些关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9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门禁控制系统及动态门禁控制方法
- 下一篇:基于蓝牙设备的酒店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