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0323.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树文;汪顺义;冯浩杰;高子登;任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5/30;C05G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吴爱琴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盐型 功能 包膜 控释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由核芯和包裹在所述核芯表面的包膜层组成,
所述核芯为肥料颗粒;
所述包膜层由含酸根基团的聚氨酯类材料构成;
所述含酸根基团的聚氨酯类材料为羧酸型聚氨酯、磺酸盐基团聚氨酯和亚硫酸盐基团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构成所述包膜层的包膜材料包括羧酸、磺酸盐或亚硫酸盐材料与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和交联剂;
所述羧酸、磺酸盐或亚硫酸盐材料选自2,6-二异氰酸基己酸、二氨基苯磺酸、乙二胺基乙磺酸、乙二胺基已磺酸钙、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5-磺酸钙、己二胺单丙磺酸钙、1,2-二羟基-3-丙磺酸钙、二氨基苯磺酸钙、1,2-二羟基丙磺酸钙、亚硫酸钙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的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层为所述核芯质量的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核芯的肥料颗粒的粒径为2mm ~6mm;
所述肥料颗粒为复合肥料的颗粒,或,由一种或多种肥料制成的颗粒;
所述肥料选自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过磷酸钙和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肥料中的中微量元素选自锌、铁、锰、铜、硼、钼、钙、镁、硒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聚四氢呋喃二醇、高活性聚醚三醇、聚脲多元醇、聚乙烯多元醇、聚丁二酸乙二醇、芳香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蓖麻油、大豆油多元醇和桐油多元醇中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异氰酸酯选自萘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对苯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和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中至少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四甲基丁烷二胺、二酮亚胺、二甲基十六胺、二甲基乙醇胺、N,N-二甲基环己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三乙胺、三乙醇胺、吡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交联剂选自1,4-丁二醇,2,3-丁二醇,二甘醇、山梨醇、乙二酸、环氧丙胺、甲醛、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乙二酸酐、聚马来酸、琥珀酸和邻苯二甲酸酐的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包膜层的包膜材料还包括:成膜助剂和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成膜助剂选自石蜡、硫磺、磺化石蜡、萜烯树脂、石油树脂和松节油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所述增塑剂选自甘油、聚乙烯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庚酯中的至少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6.制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的方法,包括:
(1)选取复合肥料的颗粒作为核芯,或将一种或多种肥料制成的肥料颗粒作为核芯;
(2)将异氰酸酯与催化剂、交联剂、增塑剂以及成膜助剂混合,预热至熔融状态,得到包膜液a;将多元醇与催化剂、交联剂以及成膜助剂混合,预热至熔融状态,得到包膜液b;将多元醇与羧酸、磺酸盐或亚硫酸盐材料及催化剂、交联剂、增塑剂以及成膜助剂混合,预热至熔融状态,得到包膜液c;
(3)将步骤(1)中的核芯置于转鼓或流化床中预热;
(4)将步骤(2)中的所述a 和b包膜液雾化并喷涂于预热的核芯表面,制成初级包膜缓/控释肥料;
(5)将步骤(2)中的所述a和c包膜液雾化并喷涂于步骤(4)制备的初级包膜缓/控释肥料表面,冷却后得到抗盐型功能包膜缓/控释肥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预热在70~90℃下进行;
步骤(4)中,使用压力式雾化喷头使包膜液雾化,雾化压力为0.0016 MPa~0.5 MPa,雾化流速为0.03~0.8 kg/min;
步骤(5)中,保持与步骤(4)中相同的雾化压力和雾化流速使a和c包膜液雾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03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大灯透镜组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仪表指针刻度值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