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热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9620.5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武轩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3172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链 机械臂 热水管 止水 导流软管 加压泵 排水端 铁磁性材料 磁力作用 电气连接 电性连接 水管结构 周向均布 轴线平行 出水口 进水端 节约 夹层 内腔 同轴 硬质 水资源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热水管,本即热水管包括有硬质的保护管;保护管的进水端安装有加压泵,保护管的排水端设置有控制开关,贴近排水端还开设有出水口;控制开关与加压泵电性连接;在所述保护管的内腔同轴的设置有导流软管,在保护管和导流软管组成的夹层内设置有磁性链,各磁性链周向均布于保护管的轴线四周,且各磁性链与保护管的轴线平行;相邻的磁性链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所述控制开关与机械臂电气连接,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止水锥,所述止水锥由铁磁性材料做成;止水锥可在机械臂的带动下,沿保护管的轴线往复移动;该水管结构新颖,能够快速的提供热水,有效节约热水等待时间,同时节约大量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管,特别的,是一种快速导出热水的水管。
背景技术
居民在使用热水器时常有这种体验:打开热水龙头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流出热水,有时甚至需要等待一两分钟;这种情况非常影响居民的用水便捷,同时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为,水管中始终充满有水体,在一段时间不用后,水管中的热水变冷,当再次使用热水时,需要将水管中的冷水排出才能够释放热水;人们不可能一直使用热水,因此,在实际用水的过程中,几乎每次使用热水都会需要等待冷水排出,这种情况既影响居民的用水便捷、舒适性,又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即热水管,该水管结构新颖,能够快速的提供热水,有效节约热水等待时间,同时节约大量水资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即热水管包括有硬质的保护管;
保护管的进水端安装有加压泵,保护管的排水端设置有控制开关,贴近排水端还开设有出水口;控制开关与加压泵电性连接;
在所述保护管的内腔同轴的设置有导流软管,在保护管和导流软管组成的夹层内设置有磁性链,各磁性链周向均布于保护管的轴线四周,且各磁性链与保护管的轴线平行;相邻的磁性链通过磁力作用相互吸引;
所述控制开关与机械臂电气连接,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止水锥,所述止水锥由铁磁性材料做成;止水锥可在机械臂的带动下,沿保护管的轴线往复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水管的排水端连接在热水器的出水管处,在不使用水时,加压泵处于静止状态,止水锥堵住导流软管的管口,磁性链之间相互吸引并紧密贴合,此时导流软管被磁性链挤扁并收合;导流软管内的水体被挤出;
在需要使用水时,启动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导通加压泵的电路,同时控制机械臂缩进,止水锥从导流软管的管端撤离;加压泵将水体压向排水端,导流软管在水压的作用下膨胀,导流软管张开,各磁性链分离;热水能够快速的从导流软管中流出;此时,用户无需过多的等待,即可在出水口获得热水;在使用结束后,关闭控制开关,加压泵停止工作,同时机械臂伸长,止水锥复位;随着止水锥的复位,与止水锥贴近的磁性链通过磁力作用向止水锥靠拢,因此,各个磁性链之间的距离拉进,磁性链通过磁吸力彼此吸附,此时磁性链再次吸合并紧密贴合,导流软管再次被挤扁闭合,导流软管中的水体回流至热水器中。
综上,在使用本发明时,热水直接流出,不会被管体内残留的冷水中和,导致热水迟迟无法供应,即本发明具有较快的热水供应响应速度;同时,在释放热水时,管体内无残留的冷水,在寒冷天气,不会突然冰到用户,造成感冒、伤寒;此外,每次使用结束后,管体内的热水回流,不会残留在管体内变冷,再次使用时无需等待冷水流出;因此,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热水响应速度,同时节约大量水资源,又能够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为优选,所述止水锥面向导流软管的一面成圆锥面;该圆锥面能够有效引导磁性链收拢并彼此贴近,促进磁性链的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武轩,未经丁武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9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