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切割刀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9254.3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培应 |
主分类号: | B26F3/00 | 分类号: | B26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5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切割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切割技术采用水刀切割等等,但是这种方式切割有一定的能源损耗和浪费的电能,并没有实现到,减少能源输入和节省电能。可以看出,这类切割方式,在运用的过程中,磨损切割物体,和在切割中浪费大量能源,使能源在切割物体中损耗因此,需要一种气体切割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切割刀。采用这种气体切割刀可以实现气体在切割物体中,使切割物体不至于损坏,和节省能源输入,并且能够实现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保护切割物体不至于损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体切割刀,其包括:气体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框架和设置于所述接收框架上的气体接入气管和气体输出气管,所述气体接入气管和所述气体输出气管相互并列,所述气体接入气管的支架和所述气体输出气管的支架是永磁铁铁体,气体通过流经所述气体接入气管而将所述气体转换至所述气体输出气能;
气体输出单元,包括气体输出线圈气管和气体挤压气管,所述气体输出气管的内部以空心多个层次空间气管组合,但所输出的气能为切割气能,所述气体气管设置于所述气体接收气管的流动气体中,用于将接收到的气能传输至所输出的气管气能范围中,所述接收气体和输出气体以挤压式高效气能输出,以用于气能的切割物体和节省能源的输入和保护物体的变形等等。
优选地,所述接收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气体挤压变化,所述接收框架构造为圆形框架,所述气体接入气管的数量为1个,设置于所述接收框架的内部,以对应于所述气体接入气管中,所述接收气体输出气管设置于所述输出框架的中心底部,接收气管分别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区别。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变化气管包括1变化气管,当所述气体接入气管中输入流动气体时,以增大所述第一气管变化气能的流动式,和挤压气能力。
优选地,所述接收框架还设置有第二气体变化气管,所述第二气体变化气管的数量为1个多层次空心设置,所述第二气体变化气管相对于所述气体输出气管并列设置,并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气体变化气管之间,所述第二气体变化气管和第一气体气管为并联气管,所述并联气管和第一气体变化并列。
优选地,所述接收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三永磁体感应变化线圈,所述第三感应变化线圈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三感应变化线圈相对于所述气体接收线圈固定设置,并且设置于,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平行位置底部中,所述气体输出气管和所述第二气体变化气管中心底部,【就是气管气体气能输出部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这种气体切割刀在切割物体时,不会产生火花和对物体的损害,可以达到在气管流动过程中,减少能源输入,和节省物体材料的损害。此外,气体接入气管、气体输出气管以及第一气体变化气管,第三感应变化线圈的框架是采用永磁铁铁体,由此使得以流动气体得到增大,气体切割刀在切割物体时,不会产生火花和对物体的损害,可以达到在气管流动过程中,减少能源输入,和节省物体材料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气体切割刀的示意图。
图中:1、输入气体;2、变化气体;3、层次挤压气能变化;4、永磁体感应线圈;5、输出气能;6、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气体切割刀包括气体接收单元和气体变化单元和气能输出单元。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气体切割刀及其各个部分。
如图1所示,气体接收单元包括接收框架6和设置于接收框架6上的气体接入气管2和气体输出气管5,气体接入气管2和气体输出气管5相互并列,气体接入气管2的框架和气体输出气管5的材质是永磁铁铁体,气体通过流经气体接入气管2而将气体转换至高压气能能输出5;
作为气体接收单元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接收框架6上还设置有第一气体变化气管2,接收框架6构造为圆形框架,气体接收气管2的数量为2个,设置于接收框架3的圆形上部,如图1所示。第一气体变化气管2的数量对应的为1个,并且设置于接收框架6的上部中心处,以对应于气体接入气管2,接收气管输出气管5设置于输出框架6的中心下部。进一步地,第一气体变化气管2包括并联的1个气管,当气体接入气管2中输入流动气体时,以增大第一气体变化气管2的流动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培应,未经杨培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9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板材等距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更换钻头的板材打孔装置